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庐山藏宝图 > 第27章 墨斗玄机

第27章 墨斗玄机(1 / 2)

罗子建徒手攀上琉璃塔第七层脚手架的壮举还未平息,张一斌便在修理破损工具时,意外发现墨斗里暗藏的地宫机关图碎片,而东厂的陷阱正悄然收紧…

清晨的曙光刚刚拂过金陵城头,大报恩寺工地上已是一片喧嚣。木材的敲击声、石料的摩擦声、工匠们的吆喝声混杂在一起,宛如一曲雄浑的劳动交响。罗子建昨夜徒手攀爬琉璃塔第七层脚手架的事迹,已如野火般传遍整个工地。此刻,几个年轻工匠正围着他,眼中满是钦佩。

“罗兄,你那攀爬的身手,简直如猿猴般灵巧!”一个脸上带着稚气的工匠赞叹道,“莫非练过什么独门功夫?”

罗子建擦了擦额角的汗水,故作神秘地笑了笑:“不过是些家传的技艺,不值一提。”他心中却暗自苦笑,作为现代攀岩俱乐部的资深会员,在这明朝工地上竟成了惊世骇俗的绝技。

不远处,张一斌正蹲在一堆破损的工具前,眉头紧锁。监工昨日吩咐他修理这些工具,语气严厉得仿佛他若完成不了,就要被赶出工地。他拿起一个墨斗,轻轻摇晃,里面传来干涸的墨汁凝固的声音。

“怎么了,张兄?”陈文昌踱步过来,压低声音,“找到什么线索了吗?”

张一斌摇摇头,将墨斗放在耳边又摇了摇:“这些工具破损严重,修起来麻烦得很。特别是这个墨斗,里面的墨汁全干了,需要重新调配。”

欧阳菲菲从一旁走来,手中端着一碗热腾腾的豆浆:“先吃点东西吧。我刚才打听过了,琉璃塔的地宫入口确实存在,但具体位置只有几位大工匠知道,寻常工匠根本接触不到。”

四人围坐在一起,气氛有些凝重。来到明朝已经二十多天,距离大报恩寺建成只剩五十三天,他们却连地宫的具体位置都还没确定。东厂的耳目无处不在,每次他们试图打探更多信息,总会感觉到几道阴冷的目光在暗处监视。

“我们必须加快进度了。”欧阳菲菲小口啜饮着豆浆,眼睛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我昨天用毛笔临摹图纸时,故意‘改良’了技法,几位老工匠很感兴趣,答应今天教我更多绘图技巧,或许能套出些信息。”

陈文昌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瓷瓶:“这是我昨晚用最后一点辣椒酱和几种草药调制的‘提神丸’,希望能再贿赂一位监工。”他苦笑着补充,“我们的辣椒酱库存不多了,得省着用。”

张一斌一直沉默着,手中依然把玩着那个墨斗。忽然,他手指触碰到墨斗底部的一处细微凸起,多年的机械工程经验让他立刻意识到这并非普通瑕疵。他不动声色地将墨斗放入工具箱中,起身道:“我先去领些新木料和松烟,重新调制墨汁。”

陈文昌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心点,我总觉得那个吴老二今天格外关注我们。”

张一斌点点头,背起工具箱向材料库走去。他能感觉到背后有一道锐利的目光紧紧跟随,不用回头也知道是东厂的吴老二。这些天来,这个面容阴鸷的东厂小头目就像影子一样跟着他们,显然已经对他们产生了怀疑。

材料库位于工地东南角,是一座临时搭建的简易棚屋。看守材料的是个满脸皱纹的老工匠,姓周,工匠们都叫他周老爹。张一斌上前恭敬地行了一礼:“周老爹,我需要些松烟和胶料,重新调制墨汁。”

周老爹抬眼看了看他,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精光:“你就是那个修理工具很有一套的张小子?”

“不敢当,只是略懂一些。”张一斌谦逊地回答。

周老爹慢悠悠地起身,从架子上取下一包松烟和一小罐胶料,递给张一斌:“现在的年轻人,愿意静下心来学习这些老手艺的不多了。”他忽然压低声音,“我听说你们几个是从北边来的?”

张一斌心中警铃大作,面上却保持平静:“是的,家乡遭了灾,只好来京城谋生。”

周老爹意味深长地看了他一眼,没再说什么,挥手让他离开。

回到工作区,张一斌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开始拆卸那个墨斗。墨斗结构简单,由墨仓、线轮和丝线组成,但手中这个墨斗的重量似乎比寻常墨斗略重一些。他小心翼翼地拆开墨仓,发现底部有一层薄薄的夹层。

心跳不禁加速,他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确认无人注意后,用细针轻轻撬开夹层。里面是一卷极薄的绢纸,展开后是一幅精细的图纸一角,上面绘制着复杂的几何图案和几行难以辨认的古文字。

“这是...”张一斌屏住呼吸,这明显是某幅大图的碎片,上面的一些结构与他之前看过的琉璃塔地基图纸有相似之处,但更为复杂精密。难道这就是他们苦寻不得的地宫机关图的一部分?

“张兄,修得如何了?”一个阴冷的声音突然从身后响起。

张一斌慌忙将绢纸塞入袖中,回头正对上吴老二那双细长的眼睛。他强作镇定道:“回吴管事,正在重新调制墨汁,这些工具破损比预想的严重,需要些时间。”

吴老二的目光在张一斌的工具箱上扫过,最后定格在那个被拆开的墨斗上:“这墨斗看着有些年头了,是周老爹给你的?”

“是的,从材料库领的。”张一斌感到后背渗出冷汗,吴老二的眼神太过锐利,仿佛能看穿他的一切秘密。

吴老二弯腰拾起墨斗,仔细端详着:“这是王老工匠生前用的墨斗,他上月意外身亡后,这东西就一直放在材料库。”他死死盯着张一斌的眼睛,“你没发现什么...特别的东西吧?”

张一斌强迫自己与吴老二对视:“特别的东西?吴管事指的是什么?这墨斗除了比寻常的重一些,没什么特别的。”

两人之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远处工地的喧嚣变得模糊不清。张一斌能听到自己心跳如擂鼓,袖中的绢纸突然变得滚烫,仿佛随时会燃烧起来暴露他的秘密。

良久,吴老二才冷哼一声,将墨斗扔回工具箱:“抓紧时间,午时前要修好这批工具。”说完,他转身离去,但那怀疑的眼神已经明确告诉张一斌——他们被盯得更紧了。

趁此间隙,张一斌迅速将绢纸藏入怀中更隐蔽处,重新组装好墨斗。他必须尽快告诉同伴们这个发现,但又不能现在离开,那样只会引起更多怀疑。

午时的钟声敲响,工匠们纷纷放下手中的活计,前往食堂用饭。张一斌趁机找到三位同伴,四人假装检查昨日罗子建攀爬的脚手架,找了个相对隐蔽的角落。

“我可能找到了地宫机关图的一部分。”张一斌压低声音,将早晨的发现告诉众人。

陈文昌眼睛一亮:“太好了!这可能是我们突破的关键!”

欧阳菲菲却皱眉道:“但吴老二已经怀疑上你了,他肯定会加强监视。而且如果这真是重要图纸的一部分,东厂绝不会善罢甘休。”

“我有个主意。”罗子建抬头看了看高耸的琉璃塔,“既然图纸藏在王老工匠的墨斗中,那其他部分很可能也藏在他生前常用的工具或物品里。我们应该想办法找到他的遗物。”

欧阳菲菲点头:“这个交给我,我今天下午会跟几位老工匠学习绘图的间隙,打听一下王老工匠的事情。”

计划商定后,四人分开行动,以免引起注意。张一斌继续修理工具,但心思全在那绢图纸上。凭借机械工程的专业知识,他可以看出那图纸上的设计精妙非凡,一些机关原理甚至超越了他对明代科技水平的认知。

下午未时三刻,欧阳菲菲带来了一条重要消息。原来王老工匠是琉璃塔地宫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一月前不慎从脚手架上坠落身亡。他的遗物大部分已被家人领回,但还有一些工具留在工地的公共工具间。

“工具间就在材料库旁边,日夜有人看守。”欧阳菲菲低声道,“而且我听说,王老工匠的死可能并非意外。”

陈文昌神色凝重:“你的意思是...”

“有几个老工匠暗示,王老工匠死前曾与东厂的人发生过争执。”欧阳菲菲的声音几乎低不可闻,“而他他死后,东厂的人第一时间查封了他的工棚。”

夜幕降临,工地逐渐安静下来,只有巡逻守卫的脚步声偶尔打破寂静。二更时分,四人借着微弱的月光,悄无声息地摸向工具间。由于罗子建昨日展现的“绝技”,翻越工地的障碍物成了他的专长,他灵活地避开巡逻的守卫,为同伴们开路。

工具间门上的铜锁在张一斌自制的简易开锁工具前不堪一击——现代网络上的奇怪知识有时确实能派上大用场。屋内堆满了各种工具,散发着木材、金属和桐油混合的气味。

“分头找,看有没有王老工匠标记的工具。”陈文昌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