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珍器阁(1 / 2)

第65章:珍器阁

夜色如墨,泼洒在刚刚落成的紫禁城之上。这座象征着无上皇权的庞大建筑群,在星月微光下显露出沉默而狰狞的轮廓,飞檐翘角如同蛰伏的巨兽,等待着吞噬一切敢于窥探其秘密的生灵。宫墙之内,巡逻侍卫的脚步声与间断的梆子声,交织成一张无形的警戒大网。

宫墙之外,靠近玄武门的一处废弃宅院地窖内,空气凝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油灯如豆,昏黄的光晕摇曳不定,映照着张一斌、欧阳菲菲、陈文昌和罗子建四人苍白而紧绷的脸。

“消息确认了,”张一斌压低声音,指尖重重地点在粗糙手绘的皇宫布局图的一角,“碧云剑就在这里,位于后宫区域的‘珍器阁’,由东厂最精锐的番子和一队锦衣卫共同把守。吴老二放话,这是献给陛下的祥瑞,就等择吉日呈送御前。”

欧阳菲菲咬了下唇,眼中闪过一丝焦灼:“时间不多了。一旦剑被正式收入内库,或者被呈到永乐皇帝面前,我们再想拿回来,无异于痴人说梦。”

陈文昌紧蹙着眉头,他的手指顺着图纸上一条几乎难以辨识的墨线移动:“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根据我这几日反复堪舆测算,结合修建民夫中流传的零碎信息,这条前元时期遗留,后来被部分改建并入新宫排水系统的密道,入口就在这口枯井之下。”他指向图纸上一个不起眼的标记,“它应该能绕过大部分地面守卫,直通内廷区域。但……”

“但什么?”罗子建活动着手腕,语气带着惯有的急躁,“有路就行,总比硬闯那些明岗暗哨强。”

陈文昌抬起头,眼神凝重:“但是,这条密道年久失修,内部情况不明。而且,根据水流方向和建筑结构推断,它很可能并非完全废弃,在暴雨时仍会承担部分泄洪功能。里面地势低洼,恐怕……有积水,甚至是致命的沼气。”

地窖内陷入短暂的沉寂,只有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硬闯是死路一条,而这唯一的捷径,同样布满了未知的致命风险。

子时三刻,万籁俱寂。四人如同暗夜中的狸猫,悄无声息地潜至陈文昌标识的那口位于冷宫院落角落的枯井旁。井口被疯长的荒草和破烂的木板半掩着,透着一股阴森腐朽的气息。

罗子建一马当先,他利落地固定好绳索,如同猿猴般敏捷地滑入深不见底的黑暗中。片刻后,井下传来一声轻微的叩击声,是安全的信号。

张一斌深吸一口气,看向欧阳菲菲和陈文昌,用眼神示意。欧阳菲菲点了点头,将一把小巧的、涂了黑漆的匕首塞进绑腿,紧随而下。陈文昌则再次检查了随身携带的罗盘和一小包可能用到的药粉,第三个下去。张一斌垫后,他仔细地将井口的伪装恢复原状,这才顺着绳索滑落。

井底并非坚硬的泥土,而是一层黏滑的淤泥。一股混合着腐烂物、霉菌和某种难以言喻的腥臊气味扑面而来,几乎让人窒息。罗子建已经点燃了一盏特制的、光线昏黄却不易被风吹灭的气死风灯,勉强照亮了周围逼仄的空间。

眼前,是一个仅容一人弯腰通过的洞口,黑黢黢的,仿佛巨兽张开的口。冰冷的、带着浓重湿气的风从洞内缓缓吹出,带着低沉的呜咽声。

“就是这里了。”陈文昌低语,他的声音在狭窄的空间里产生回响,“跟紧我,注意脚下和头顶。”

密道内部比想象中更为糟糕。脚下是深浅不一的淤泥和水洼,岩壁湿滑黏腻,布满了滑溜溜的苔藓。头顶不时有冰冷的水滴落下,渗入衣领,激起一阵寒颤。空气污浊不堪,每呼吸一口都带着浓重的腐朽气息。他们只能排成一列,深一脚浅一脚地艰难前行,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弄出过大的声响,惊动头顶可能路过的巡逻侍卫。

走了约莫一炷香的时间,通道似乎变得宽阔了些,但脚下的积水也越来越深,最初只是没过脚踝,此刻已漫至小腿肚。水冰冷刺骨,水底淤泥的吸力也愈发强大。

“等等!”走在前面的陈文昌突然停下,举起手,脸色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异常严肃。他示意众人屏住呼吸,将灯火凑近水面。

灯光下,水面上竟然漂浮着一些细小的、正在缓缓破裂的气泡,一股类似臭鸡蛋的微弱气味隐隐传来。

“是沼气!”陈文昌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浓度还不算太高,但绝对不能有明火!把灯熄了!”

罗子建反应极快,立刻用手捂灭了灯焰。黑暗,瞬间吞噬了一切,浓稠得如同实质。只有彼此粗重的呼吸声和心跳声,在绝对的寂静中被无限放大。

就在灯火熄灭的刹那,前方不远处的黑暗中,突然传来了“哗啦”一声轻微的水响!

那不是自然的水流声,更像是某种物体划破水面的声音。

“有人!”张一斌低吼一声,瞬间将欧阳菲菲拉到自己身后,同时摆出了跆拳道的防御姿态。罗子建也无声地抽出了随身的短棍。陈文昌则紧张地握住了他的药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