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众人为这意外之喜心神激荡,罗子建却从张一斌手中接过那张被分离下来的主体经卷,习惯性地抖了抖:“方丈,您这宝贝经书保管得……哎?”一张折叠得方方正正、油光锃亮的土黄色纸片,飘飘悠悠地从经卷夹缝中滑落,掉在蒲团上。
张一斌疑惑地捡起,展开一看,几行熟悉的简体字外加一个极具现代感的二维码,猝不及防地撞入眼帘:
“乌龙秘制·佛跳墙辣条终极配方 V2.0 (方丈功德林特供版)”
主料:豆筋(寺院后山非转基因黄豆为佳)、庐山云雾茶萃取精华、五香粉(内含八角、桂皮、小茴香等十三味,比例见二维码)
秘制红油:菜籽油、灯笼椒、朝天椒、花椒、芝麻(香油僧特制)、微量……(此处涂黑)注:此乃引动‘佛跳墙’异香之关键,慎用!
工艺: 三蒸三晒,以山泉古法卤制,最后一道工序需置于大雄宝殿檐下,沐晨钟暮鼓七日,吸日月香火之精……
扫码获取: 独家揉捻手法视频教程 & 十三香精确配比动态图解
禅房内陷入一片诡异的寂静。方才海图现世的震撼与庄重,被这包横空出世、散发着浓烈“现代”气息的辣条配方砸得粉碎。陈文昌嘴角抽搐,指着配方上“佛跳墙”三个字,憋了半天才冒出一句:“……这算不算跨时空技术转让?还是食品领域的?”
罗子建则双眼放光,一拍大腿:“我就说上次偷吃方丈小厨房那辣条味儿绝了!原来秘方在这儿!这二维码……能扫吗?现在?”他下意识就摸向口袋,才想起手机早已没电成了板砖。
就连一向沉稳的张一斌,看着那张写满“微创新”和“用户体验”的配方,也忍不住扶额,哭笑不得地看向玄苦大师:“方丈……这……也是‘旧路标’的一部分?”
玄苦大师双手合十,低眉垂目,唇角却几不可察地向上弯起一个极其细微、堪称“狡黠”的弧度:“阿弥陀佛。红尘烟火气,最是慰风尘。此配方,乃老衲一位‘颇有慧根’的俗家弟子所献改良之方,于茫茫海上,或能解诸位思乡之苦,亦或……”他顿了顿,意味深长,“……于某些意想不到之处,或可成为破局之‘奇兵’。”
带着那张价值连城的海图、神秘的小罗盘,以及那卷匪夷所思的辣条秘方,四人辞别玄苦大师,踏着山间石径蜿蜒而下。庐山云雾在脚下翻涌聚散,如涛如海。乌龙院那庄严的飞檐斗拱,渐渐隐没于苍翠林海与缭绕烟岚之中。
“接下来怎么办?”罗子建摩挲着贴身藏好的辣条配方油纸,仿佛那是另一张藏宝图,“找船?下海?总不能靠这配方变艘宝船出来吧?”
陈文昌眉头紧锁,反复回忆着海图细节:“郑和宝船舰队规模庞大,但核心‘大福船’的构造与航线图是绝密。这张海图指向的‘漩涡点’海域,在明代官方文献中几乎没有记载,属于绝对的禁区。我们需要更专业的航海知识,以及……一艘能远航的船。这难度……”
“船的问题,或许有解。”欧阳菲菲忽然开口,指尖划过青铜罗盘边缘一个极细微的莲花形凹槽,“这罗盘不仅是导航仪,更像一把钥匙。图上漩涡点附近标记的沉锚符号,旁边有个几乎看不清的小字……”她示意众人围拢,指向海图一处,“你们看,像不像‘龙江’二字?”
“龙江?”张一斌眼神一凛,“南京龙江宝船厂!”那个建造了郑和无敌舰队的地方!残存的遗迹深处,是否还沉睡着未被时光完全吞噬的秘密?或者……一艘等待唤醒的巨舰龙骨?
希望的火种被重新点燃,但前路依旧被重重迷雾笼罩。龙江宝船厂早已废弃数百年,如今是何光景?那旋涡标记的海域,又潜藏着怎样的凶险?吴老二背后的势力,是否也正循着某些蛛丝马迹,如附骨之蛆般紧追而来?
四人沉默地行走着,山风穿过林隙,带来远处长江隐隐的奔流之声,仿佛亘古的号角。张一斌将那张薄如蝉翼的海图、泛着幽光的罗盘,连同那张写着“佛跳墙辣条”的油纸配方,小心翼翼地贴身收好。指尖触碰到那冰凉的罗盘与温热的纸张,截然不同的质感奇异地交织在一起,像这趟旅程本身——庄严与荒诞并存,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莫测紧紧纠缠。
庐山层叠的峰峦在身后渐渐合拢,如同合上一卷厚重的书。前方,水天相接之处,一片更为浩瀚苍茫的“书页”正等待着他们去翻开。波涛之下,是深埋的宝船残骸,还是吞噬一切的旋涡?云海归处,风帆将起,而真正的夺宝航程,此刻才刚吹响启碇的号角。
张一斌最后回望了一眼那云雾深处的禅房方向,玄苦大师临别时那平静下暗藏锋芒的警告,无声地叩击着他的耳膜: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檀越所求之‘碧云’,牵涉之广,恐远超尔等所想。前路瀚海,暗礁密布,更有潜龙蛰伏,伺机而动……望慎之,再慎之。”
山风骤紧,卷起满地落叶,打着旋儿扑向未知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