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乌龙院镇院之宝》
乌龙院镇院之宝《妙法莲华经》遭人觊觎,
欧阳菲菲却在泛黄经卷里闻到一股熟悉香气,
那是穿越前她最爱的辣条味道。当神秘买家提出用黄金交换经书时,罗子建掏出一包“赤龙金须”邪魅一笑:“大师,时代变了,现在流行以辣换经!”
藏经阁深处,尘埃在从高窗斜射进来的光柱里无声沉浮。欧阳菲菲跪坐在乌木经案前,指尖小心翼翼抚过摊开的《妙法莲华经》卷五。这卷号称乌龙院镇院之宝的唐代写经,纸页泛着历经千年的沉暗茶色,银钩铁划的墨迹却依旧透着筋骨,隐隐生光。她屏住呼吸,正欲细辨一处笔锋转折,一丝极其微弱、却绝不该出现在此处的气味,幽灵般钻入鼻腔。
辛辣,霸道,带着一丝工业香精特有的嚣张——是她穿越前熬夜写代码时,抽屉里常备的“魔鬼椒”辣条!
心脏猛地一跳。她凑得更近,几乎贴上纸面,鼻翼翕动,像只警觉的猎犬。没错,那气味极其微弱,仿佛被时间狠狠洗刷过,却顽固地附着在经卷某处。不是檀香,不是墨臭,是刻在dNA里的垃圾食品味道。她不动声色地抬眼,目光扫过阁内肃立的几位执役僧人,最终落在角落阴影里一个正佯装整理经匣的陌生灰衣“香客”身上。那人低垂着眼睑,身形僵硬,手指却在经匣边缘无意识地搓动着,泄露出一丝焦灼。
“菲菲姐,看出什么门道没?”张一斌抱着个木人桩的脑袋蹭过来,压低了声音,身上还带着禅武堂汗水和木头混合的气息。
“嘘——”欧阳菲菲用眼神示意那灰衣人,“有苍蝇飞进来了。经书…有怪味。”
“怪味?”张一斌抽抽鼻子,茫然四顾,“没闻到啊?除了木头霉味就是大师们的头油味…”他随即领悟,“你是说…有人动过手脚?”
“不是手脚,是标记。”欧阳菲菲指尖在经卷边缘极其隐蔽的一角轻轻一捻,那里纸张的肌理似乎有极其细微的不同,近乎无法察觉。她脑中瞬间闪过罗子建那家伙最近鬼鬼祟祟、总往斋厨跑的身影,还有他腰间那个鼓鼓囊囊、散发出可疑辛辣香气的锦囊。一个荒谬又极具“罗氏风格”的念头冒了出来——这家伙,该不会用辣条在古籍上做了什么手脚吧?这念头让她太阳穴突突直跳。
就在这时,知客僧慧明匆匆步入藏经阁,面色凝重,附在住持方丈耳边低语几句。方丈雪白的长眉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随即恢复古井无波,只微微颔首。片刻后,一位身着低调锦缎长衫、面容精瘦、眼神却锐利如鹰隼的中年商人,被慧明引了进来。他自称“江南书贾”周文远,专程为瞻仰《妙法莲华经》而来,姿态恭敬,滴水不漏。
方丈亲自引他至经案前。周文远的目光刚一触及那卷摊开的经书,锐利的眼中瞬间迸发出一种近乎贪婪的精光,尽管被他迅速用谦卑掩饰下去。他掏出一柄小巧的放大镜,动作极其专业地检视纸张纤维、墨色渗透、装帧线脚,口中啧啧称奇:“好品相!真正传世孤品!尤其这卷五,‘龙鳞’装帧保存如此完好,实在罕见!”他的指尖,有意无意地滑过欧阳菲菲方才察觉到异样的那处边缘。
“大师,”周文远放下放大镜,转向方丈,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诚意,“此乃国之瑰宝,存于山寺,恐遭风雨虫鼠之厄,明珠蒙尘。在下愿倾尽家财,以黄金千两,迎请真经归于江南藏书名楼,建恒温恒湿秘库,聘能工巧匠世代守护。不知大师…可否割爱?” 黄金千两!这数目让肃立的几个年轻僧人瞬间倒抽一口冷气,连慧明都变了脸色。阁内空气骤然绷紧,落针可闻。
“阿弥陀佛。”方丈双手合十,声音平静无波,“佛经非物,乃渡世之舟。乌龙院虽陋,亦是佛祖道场,此经在此,自有其因果缘法。檀越美意,老衲心领了。” 拒绝得温和却斩钉截铁。
周文远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鸷,面上笑容依旧:“大师境界高远,在下佩服。只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近日江湖风闻,已有宵小盯上此宝。在下也是担忧宝经安危…”
话音未落,藏经阁紧闭的厚重木门“砰”一声被推开,罗子建风风火火闯了进来,怀里还抱着个硕大的、油腻腻的纸包,一股浓烈到呛鼻的辛辣香气瞬间霸道地驱散了阁内的陈腐墨香。“哎呀呀!都在呢?正好正好!”他仿佛没看见这肃杀紧张的气氛,径直冲到经案前,把大纸包往案上重重一放,油渍立刻在乌木上晕开一小片。
“罗施主!”方丈眉头微皱。
罗子建却笑嘻嘻地,无视众人惊愕的目光,变戏法似的从油腻纸包里抽出几根油亮红艳、撒满芝麻辣椒面的长条物食,正是他秘制的“赤龙金须”辣条!他动作快如闪电,在众人反应过来之前,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一根辣条精准地塞进了那卷摊开的《妙法莲华经》卷轴中空的轴芯里!手法之熟练,显然不是第一次干。
“罗子建!你干什么!”欧阳菲菲又惊又怒,差点跳起来。这简直是对古籍的亵渎!
周文远更是脸色剧变,眼中杀机一闪,厉声道:“竖子!安敢如此污损至宝!” 他下意识就要扑过去抢夺经卷。
“污损?周老板此言差矣!”罗子建夸张地一摆手,脸上是混不吝的痞笑,两根手指却闪电般拈起另一根辣条,在周文远鼻子底下晃了晃,“这叫‘防腐防蛀,千年不坏’!您老见多识广,闻闻,这味儿,够不够劲?比您那什么恒温恒湿库管用多了!保证什么书虫蠹鱼,闻风丧胆,十里之外就掉头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