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这里。\"欧阳菲菲指向一处被苔藓半掩的刻痕,\"这是首藏头诗...每句首字连起来是'白鹿角现,云雾茶香,手泽归真'。\"
\"所以三宝就是白鹿角、云雾茶和朱熹手稿?\"罗子建问。
\"不止这么简单。\"欧阳菲菲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快速移动,\"这首诗后面还提到'三宝齐聚,天门洞开'...像是在说这三样东西组合起来能开启什么。\"
张一斌突然从包里掏出个奇怪装置——几个电路板绑在一起,连着个小型显示屏。\"我改装的地质雷达,\"他得意地说,\"能探测到墙后...\"装置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吓得陈文昌差点跳起来。
\"有反应!\"张一斌冲向石室深处,\"这后面是空的!\"
四人挤在石室尽头的墙壁前,张一斌的装置对着某块区域疯狂鸣叫。罗子建用手敲了敲石壁,传来空洞的回音。
\"有暗门!\"陈文昌兴奋地说,\"怎么打开?\"
欧阳菲菲重新研究起石壁上的文字:\"这里提到'月照天心,星指鹿鸣',可能是机关提示。\"
\"今天是农历十六,月亮最圆的时候。\"张一斌看了看手机,\"但'天心'是什么意思?\"
罗子建突然抬头,注意到石室顶部有个小孔:\"你们看!\"
一束月亮正巧从小孔射入,在石壁上形成一个光斑。随着时间推移,光斑缓缓移动,最终停在一个刻有星图的区域。
\"就是现在!\"欧阳菲菲喊道,\"按星图上的鹿形图案!\"
罗子建毫不犹豫地按下那块凸起的石刻。一阵沉闷的机关运转声从石壁后传来,陈文昌吓得后退两步:\"靠,真有用?\"
石壁缓缓移开,露出一条向下的狭窄阶梯。霉味和尘土扑面而来,四人同时打了个喷嚏。
\"要下去吗?\"陈文昌的声音有点发抖。
张一斌已经戴上了头灯:\"当然!来都来了!\"
阶梯比想象的长得多,蜿蜒向下似乎没有尽头。空气越来越潮湿,墙壁上渗出冰冷的水珠。走在最后的陈文昌不停回头,总觉得黑暗中有什么在窥视他们。
\"等等。\"走在最前面的罗子建突然停住,\"有东西。\"
阶梯尽头是一个圆形石室,中央摆着一张石案,上面放着三个匣子。张一斌的头灯扫过去,三个匣子分别雕刻着鹿、茶芽和书本的图案。
\"白鹿三宝...\"欧阳菲菲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四人小心翼翼地接近石案。就在罗子建即将触碰到鹿纹匣子时,一阵刺眼的手电光突然从他们身后射来。
\"不许动!\"一个严厉的声音喝道,\"这里是文物保护禁区!\"
四人僵在原地,缓缓转身。一个穿着书院管理员制服的中年男子站在阶梯口,手电光后面是张铁青的脸。
\"李...李主任?\"欧阳菲菲认出了古籍部的负责人。
\"欧阳菲菲?\"李主任显然也认出了她,脸色更加难看,\"还有你们几个...知不知道擅闯文物保护区要受什么处分?\"
张一斌下意识地把自拍杆藏到身后:\"我们只是...呃...课外考察?\"
\"课外考察?\"李主任冷笑一声,手电光扫过石案上的匣子,\"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这是明代官府封存的朱子秘阁,连专业考古队都要特批才能进入!\"
他大步走过来,四人不得不后退。李主任检查了一下三个匣子,松了口气:\"还好没被你们破坏。\"然后严厉地看向他们,\"马上离开!今天的事谁也不准说出去,否则...\"他意味深长地顿了顿,\"后果你们承担不起。\"
四人垂头丧气地走上阶梯,李主任像赶鸭子似的跟在他们后面。离开前,罗子建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月光透过顶部小孔,正好照在石案上,三个匣子泛着诡异的光泽。
回到地面后,李主任又训斥了他们半小时,没收了张一斌的\"探测设备\"和欧阳菲菲的笔记本,才放他们离开。四人灰溜溜地往宿舍走,夜风吹得树叶沙沙作响。
\"你们不觉得奇怪吗?\"陈文昌突然打破沉默,\"李主任怎么知道我们在那?他大半夜的为什么会出现在后山?\"
张一斌点点头:\"而且他对那个密室太熟悉了,像是...经常去的样子。\"
欧阳菲菲咬着嘴唇:\"我的笔记本上有临摹的刻文...希望没什么问题。\"
罗子建正要说话,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条陌生号码发来的彩信——照片上正是石室里的三个匣子,但匣盖全部打开,里面空空如也。附言只有一句话:\"想要真相,明天子时,老地方见。\"
四人面面相觑,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就在这时,罗子建的手机又响了——这次是他白天拍的石壁照片,但奇怪的是,照片上原本清晰的刻字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模糊,就像...有人在刻意抹去它们。
\"这不可能...\"罗子建的声音发紧,\"照片怎么会自己变化?\"
远处的树林里,传来一声清晰的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