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乱世铁骑:从流民到千古一帝 > 第153章 南津定鼎、暗流汹涌与星火燎原

第153章 南津定鼎、暗流汹涌与星火燎原(1 / 2)

启元五年的四月初,当赵轩率领第二批南迁核心人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抵达南津关时,这座雄踞于宸国南疆门户的险要关城,已然沐浴在一片肃杀而充满希望的氛围之中。关墙之上,“宸”字大旗迎风招展,守军甲胄鲜明,士气高昂。关内,虽因骤然涌入大量人员而略显拥挤,但秩序井然,丞相张诚与先期抵达的官员已初步理顺了政务,搭建起了临时朝堂的框架。

赵轩的车驾在龙骧卫的严密护卫下驶入关城,守将吴锋率麾下将领及城中士绅,于关门前跪迎。“臣,南津关守将吴锋,恭迎陛下圣驾!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山呼之声,响彻云霄,驱散了连日奔波的疲惫,也昭示着宸国权力中枢的正式南移。

“众卿平身!”赵轩步下车驾,虽风尘仆仆,但目光如炬,扫过眼前这群即将与自己共度时艰的臣工将士,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有脱离安澜险地的庆幸,有面对未知挑战的凝重,更有重振旗鼓的决绝。

南津关,将成为宸国新的心脏,也是最后的堡垒。

入主临时改建的行宫(原守将府邸)后,赵轩未及休息,立刻召集已抵达的文武重臣,举行南迁后的第一次御前会议。

丞相张诚首先禀报了迁都沿途情况及南津关现状:“……首批人员虽有小损,然核心无损,典籍工匠已妥善安置。南津关城防经吴将军多年经营,颇为坚固,粮草囤积可支三月。然,关城狭小,骤然涌入数千人,房舍、用水皆显不足,需尽快扩建营房,开辟水源。”

“此事由工部即刻督办,征用关内民夫,以工代赈,优先保障军民基本所需。”赵轩当即决断,随即看向吴锋,“吴将军,关防乃重中之重,现有兵力几何?部署如何?”

吴锋躬身答道:“回陛下,关内现有守军五千,皆百战精锐。另有关外险要处哨卡十余,驻兵千余。然……近日关外赵瑾军游骑活动频繁,似有试探之意。末将已加派斥候,严加防范。”

赵轩点头,目光锐利:“赵瑾与商会,绝不会坐视朕安稳立足南津。吴将军,朕授你临机专断之权,关防事务,由你全权负责,务必确保南津万无一失!”

“末将遵旨!必以死守关!”吴锋慨然领命。

然而,在一片看似团结振奋的表象之下,一丝不易察觉的暗流,已在南津关内悄然涌动。 御前会议结束后,副将孙焕回到自己的营房,屏退左右,脸色阴晴不定。他方才在会议上,敏锐地察觉到陛下对吴锋的绝对信任和放权,这让他心中那股因长期被吴锋压制而产生的不忿,愈发强烈。更重要的是,他不久前通过秘密渠道,收到了来自赵瑾方面的最新指令,要求他密切关注宸国迁都后的动向,尤其是……是否有向西北方向(河间府)异动的情报,并许以事成之后,高官厚禄。

“西北异动?”孙焕眉头紧锁,他并未听闻任何相关消息,但赵瑾方面如此重视,必定事关重大。“莫非……宸国在西北有什么图谋?”他决定加紧对关内往来人员,尤其是来自安澜方向的信使和工匠的监视,并设法接触那些新来的中枢官员,打探口风。

与此同时,赵轩最关心的,仍是那关乎国运的河间府矿脉。 密室之中,他单独召见了卫尉王老五派来的心腹信使(王老五按计划留守安澜迷惑敌军)。

信使密报:“陛下,影锋将军重伤不治,已于途中殉国……然,其所绘矿脉详图及采集之矿样,已由幸存者安全送至安澜。王大人已按陛下旨意,派遣最可靠之矿冶大家‘石老’,携精选工匠十人,由一队‘暗影卫’精锐护送,伪装成商队,正秘密前往‘潜龙涧’。预计半月内可抵达。”

听闻影锋殉国,赵轩心中一痛,这些忠勇之士,为宸国流尽了最后一滴血。他沉声道:“厚恤影锋及所有殉国将士家属!告诉石老,朕不要他立刻大规模开采,只要他尽快确认矿脉储量、品质,并试验小规模冶炼可行性!所需物资,朕会命南津这边,想办法通过隐秘渠道送去!”

河间府的计划,必须在绝对保密的前提下,争分夺秒地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