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赵轩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庆祝之后,他立刻召集核心骨干,召开了紧急会议。
会上,他首先通报了与雷震达成的共识和后续计划,然后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诸位,胜利固然可喜,但危机远未解除,甚至更加严峻。韩青绝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必须利用这宝贵的喘息时间,做三件事!”
“第一,全力扩军备战!大牛,新兵训练要加大强度,尽快形成战斗力!所有缴获的装备,优先配发给作战部队!”
“第二,加速内部建设!张河,围墙需要进一步加高加固!箭塔要增建!周福,你负责协助石锤,利用缴获的‘玄铁’(系统奖励),尝试打造更精良的武器和甲片!粮食储备也要抓紧!”
“第三,主动对外联络!老王,你的斥候队任务加重,不仅要严密监控靖北军动向,还要开始有计划地接触周边势力,尤其是那些与靖北军有隙或保持中立的坞堡、山寨,试探其态度。记住,以收集情报为主,切勿轻易暴露我们的意图。”
众人领命,深知责任重大。会议结束后,赵家营这台战争机器再次高速运转起来,但这一次,带着胜利后的自信和更强的紧迫感。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赵轩预言的“声名鹊起”效应开始初步显现。
先是附近两个小型流民团体,听说了赵家营大败靖北军的事迹,主动前来投靠,带来了三十多口人丁。接着,一名自称曾在边军担任过弩机匠师的老者,带着两个徒弟慕名而来,表示愿意为赵家营效力。赵轩大喜过望,立刻将“神臂弩(简化版)”的图纸交给他研究,并拨给资源,建立了一个小型弩机作坊。
更让赵轩意外的是,五天后的一个傍晚,王老五带回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位于赵家营西南方向七十里外,一个名为“李家坞”的中型坞堡,其堡主派人送来了一份礼物——十石粮食和五匹布帛,并附有一封措辞客气的书信,信中称赞赵轩“少年英雄”,并委婉地表达了希望“互通有无,共保乡梓”的意愿。
李家坞是河间道有名的地方豪强,堡墙高厚,拥有私兵数百,一向自守,不参与各方争斗。其主动示好,意义非凡!这充分说明,赵家营的实力和潜力,已经开始得到周边势力的认可!
赵轩仔细阅读了书信,心中了然。这既是善意,也是一种观望和试探。他立刻让周福(因其商人身份,懂得礼节)准备了一份回礼(一些缴获的靖北军制式腰刀),并亲笔回信,语气不卑不亢,表达了感谢和愿意友好往来的态度,但并未提及任何结盟之事。
他知道,现在还不是时候。赵家营的根基尚浅,必须继续积蓄力量。
然而,就在赵家营上下忙于消化胜利果实、积极备战时,一股潜藏的暗流,也开始悄然涌动。
这日深夜,赵轩正在油灯下研究地图,思考下一步的战略,周福却鬼鬼祟祟地求见,脸上带着一丝不安。
“营主,小人……小人发现了一件蹊跷事。”周福压低声音道,“近日营中采买药材,小人发现市面上几种用于治疗刀剑创伤和消炎镇痛的草药,价格涨得厉害,而且货源紧张。据相熟的药商透露,似乎……似乎有大买家在暗中大量收购,而且指定要这几味药。”
赵轩眉头一皱:“大买家?是谁?”
周福摇摇头:“药商口风很紧,只说买家背景很深,不敢得罪。但小人觉得……这时间点,未免太巧了。鹰嘴峡之战后,急需这类药材的,除了我们和残垣镇,恐怕就只有……刚刚经历了一场败仗的靖北军了!而且,如此大量收购,恐怕所图非小!”
赵轩的心猛地一沉。周福的分析很有道理!韩青不仅在准备报复,而且可能在筹备一场规模远超之前的大战!他需要大量的药材,意味着他预计会有大量的伤亡!这绝对不是一个好兆头!
“还有,”周福补充道,“小人安排在野狼谷附近的眼线回报,说靖北军大营近日戒备异常森严,且有大队马车不断运送物资进去,夜里还能听到打铁和工匠劳作的声音,持续到很晚……”
山雨欲来风满楼!
赵轩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心中充满了紧迫感。韩青的报复,恐怕会比预想的来得更快、更猛烈!
留给赵家营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他必须尽快想出应对之策,否则,刚刚点燃的希望之火,很可能被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彻底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