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没多远,九班行军速度就降下来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太多,连胡义都觉得自己太草率,把牛车借出去了。
除了九班日常负重,现在还多出三箱手榴弹,加上七八只鸡,以及王朋没好意思一锅端了的,九班自己的已经粗磨过的粮食。
胡义吸取教训,在已知安全地带行军,依然采取了战时状态,派出尖兵。
然后一帮人为了谁当尖兵吵吵嚷嚷。
九班战术基础训练时,胡义安排所有人都适应过所有位置,班内各型武器,包括独立团所有能借到的各种武器,九班也都接触过,熟练度不一样而已。
赵保胜不参与尖兵竞争,身强力壮的,不好意思推脱负重,于是,除了他和罗富贵,其他人轮流轻装当尖兵。
罗富贵当然忿忿不平,老赵拽他,回头吃鸡,他俩多吃,其他人有脸说吗,于是骂骂咧咧扛着手榴弹箱,脖子上倒挂四只活鸡,要不是八路军服和军帽,活脱脱一抢劫归来的土匪。
到半下午,才走到一半,刚出峡谷台地地带,就老赵和鬼子互掷手榴弹的那里,还‘瞻仰’了一下战斗故地。
没了牛车,当然怎么方便怎么走,九班开始翻山。
马良作为九班优秀尖兵,再次被派到最前方,小心谨慎地提前数百米,仔细观察周围动静,算是被王朋连搞怕了的应激反应了。
这边接近上次青山村追逐战最后围歼的附近,到处都长出绿草,看上去水草丰美,其实草下净是石头,根本没法耕种。
赵保胜看着这片山谷,心想着要是没鬼子经常进山扫荡,这里养羊应该不错,或许之后苜蓿种子多了,可以在这边多撒些,看能不能生造一些可种植的土地来。
之前送出粮食的那点不愉快,也随着山风,被吹散许多。
队伍前方二三十米,坡顶,刘坚强单手举拳,示意队伍停下,胡义前出,原来,刘坚强发现马良停下了。
正常停下,也没什么可怀疑的,或许马良找到一块适合休息的位置,但胡义看出了马良的不正常,他停在原地,没有任何动作!
小红缨赶上来,递出望远镜,胡义单膝跪地仔细观察,马良连转身和转头动作都没有!被枪逼住了?
“准备战斗!”胡义不敢大意。
罗富贵和赵保胜放下手榴弹箱就拽枪,刘坚强快速向北横向跑动,还是拉开距离。
小红缨摘下吴石头的步枪,吴石头摘子弹带,拽机枪弹药包,紧跟罗富贵,罗富贵看胡义,胡义望远镜都没放,一指南边:“拉开五十米,骡子你来主打,听我枪声就开火!”
赵保胜趴在坡后,从小红缨身上脱挎包,和自己身上的挎包对背,两挎包手榴弹,双盒子炮在手,作突击准备。
胡义忽然喊:“停止!”所有人都停下,转头看马良那边,两个灰军装八路军战士,斜持上了刺刀的步枪,从草丛里站出来,逼住了马良。
马良有了动作,收枪,斜挎背,转身向山头这边打手势,更多的八路军战士从周围草丛里站出来。
胡义举着望远镜没动,嘴巴里念念有词:“高一刀个狗杂碎……”
赵保胜松一口气,转念一想,又不由地觉得恶心,八成是要打劫……尼玛打劫鬼子伪军不行吗?九班好容易弄点好东西,又来?
“罗富贵!背上你的鸡和粮食,咱们得撤了。”赵保胜朝南喊,胡义转头看老赵,老赵点头:“二连估计眼都饿绿了。”
马良被暂时抛弃。
……………………
二连之前有一部分人留守,这次出去觅食……其实他们占了便宜,他们有团里拨的存粮,虽不多,但也能让全连多一两顿饭。
高一刀出发后第一件事,就是收拢队伍,也拢住了粮。
盯了两天的炮楼,打听过才知道,炮楼的补给半个月送一次,最近的刚送进去了……几个炮楼都是这样,人家一路顺便就送了嘛。
空耗了粮食,什么也没等到。
侯三那边,也榨不出太多油水,也不敢逼急了,倒是这帮伪军胆小,答应每个月凑五十斤面粉,算是给二连的‘保护费’,二连答应不攻进去,有需要‘演戏’的价码另算。
粮食依然紧张,高一刀还是有些愁,但想到其他几个外派单位,他二连其实要好一些。
二连散出去的眼线,散得很开,打听到有消息说青山村附近,见过一帮人运粮,看打扮像土匪……高一刀带队迅速向北,花大半夜穿过梅县敌占区。
半下午,观察哨终于报告,看到有人从西北方向来,乱糟糟的武装小队伍,高一刀决定组织捕俘,以探听消息……
最终抓到的,竟然是九班的马良!
高一刀本想不露面,看看九班在北边忙什么了,要是有粮,就‘借’一点。
可惜,二连的埋伏被马良发现了,眼见着马良停下,他身后数百米一群人散开,明显是准备动武……高一刀不得不露头,准备和胡杂碎聊聊。
二连带着马良接近,九班已经重新聚齐,看来是已经搞清楚二连身份……谁知道这帮泥鳅直接抛下马良跑了!
高一刀这个气啊!
二连这几天控制伙食,只吃一半定量,中午一顿已经在肚子里消化得差不多了,九班看样子是吃了饱饭,马良嘛,问什么都不说,也不好动粗,实在追不起,只能慢慢尾随向西。
九班已经在西边一里多,停在原地观望。
二连追,他们就跑,放风筝嘛,都会,两家就在这片山里展开了追与逃的战术训练。
赵保胜笑,这要是鬼子在追,机枪就该扫过来了。
小红缨跑得很欢,几个月的额外伙食,让她体力充沛,至少现在还不需要让人背。
九班的隐患在于负重比较大,手榴弹箱可不好拿,全在肩头扛着。
直到天黑,两边才脱离接触,九班顺利摆脱,趁夜色跑掉。
……………………
落叶村。
李有德已经收齐粮税,他迟迟没有通知县城来接粮,是的,这么大批的粮食,他可不敢自己送,但不通知,是他在打这些粮的主意。
李有才的闹剧,给李家带来了不小的损失,他多少有些肉疼,因此琢磨用粮税来补这些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