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想办法(2 / 2)

……………………

上午,独立团党委扩大会议召开。

嗯,扩大的只有赵保胜一个非党员。

议题只有一个:鬼子扫荡征粮,造成了夏收前梅县周边农村缺粮,如何应对。

鬼子占领梅县一个多月,广大农村群众第一次面对凶残的鬼子,已经吃了大亏,没经验嘛,粮食都没藏,被搜刮得够呛,还死了不少人。

民间对鬼子的怨恨达到高峰,却也给了八路军发展扩大的机会。

今天不聊这些,只说如何应对缺粮。

丁政委抛出话题,在场的人都沉默。

其实从扫荡开始,有人就想到了这个,只是没想到团里这么早就提出来商讨应对。

供给处李算盘,这位独臂老红军看了一眼赵保胜,开口:“团里现在资金还算充裕,出发前领的,加上后来师里分配的缴获,以及咱们自己的缴获,应付日常足够,但要一下子采购半年的粮,只怕会捉襟见肘。”

见大家都没说话,他又补充:“还不能在附近采购,这样会增加梅县的粮食缺口,得想办法去晋省。”

牛大叔剔了剔旱烟袋,说:“从现在起,就得控制消耗,也没啥,长征的时候比这更难,不一样挺过来了?”在鞋底磕了磕烟斗,“重要的是,降低供给,部队新兵的工作得做好……”

丁政委开口:“部队的思想工作,几位连长回去,一定要把事情原委讲清楚,粮食困难都是鬼子扫荡造成的,要把对鬼子的仇恨,转化为训练的动力。”

止住高一刀和郝平想说话的意图,丁政委继续:“我知道我知道,咱们团现在缺政工干部,团里政工科还是空架子,连队指导员也缺,但咱们不能因为缺人,就把思想工作落下了。几位都是参加过长征的,我知道大家的思想觉悟,也相信大家能把思想工作做好。”

一句话就把意见给堵了,赵保胜感叹,不愧是老政工!

卫生队的包四说:“开源节流,节流节不了多少,我觉得咱们也得在外购粮食的基础上,再想想办法,马上就有大量野菜了,咱们是不是可以发动战士和群众,多搜集?”

丁政委点头:“这是肯定的,昨天老赵来找我说这事,我也想了一晚上,先让老赵说说他的主意。”

赵保胜头一次在这种场合正式发言,还特意弄了个稿子,手机没电,没能发挥作用,磨了半天,弄了个条目,至少需要做什么,基本还是有数的。

“各位同志,”作为土木老哥,赵保胜开过不少会,即便正府项目的会,和某些主官也能谈笑风生,发言需要说些什么很清楚,“感谢大家……”

“别说废话!”丁政委皱眉,“麻利一点!事儿多呢!”

……赵保胜闭嘴,赶紧翻过第一页稿子,开口:“我想了一下,咱们需要做以下几点:1、2、3、4、(不水字数了)”

飞快说完,赵保胜看大家反应,皱眉头的不少,也有点头的,他接了一句:“我是闭门造车,有意见或者建议请大家尽管提。”又被丁政委瞪了一眼。

“垒梯田,用工量很大,如何灌溉是问题,如果没法浇水,都是望天田,意义很大吗?”陆团长第一次开口。

“能多一块地,就可能多一口吃的。”老牛大叔说。

“现在种,很多庄稼不是时候,能有多大收成也不知道,还可能赶不上救荒,这个很重要。”在场的人,干革命前和土地打交道的不少,直指问题中心。

赵保胜抬手:“确定赶不上的咱不种,种那些生长快的,白菜啊,空心菜,番薯这些,叶菜能吃,就没那么容易饿死人,豆子之类一样,豌豆什么的,到处能种,赶上豆子吃豆子,没豆子也能吃根茎叶。”

老牛大叔点头:“这个好,只要能长,能吃就行,总比扒树皮强,南瓜,记得南瓜,那个好活。”

“老赵,能说说堆肥吗?你说的好像和我知道的不一样。”李算盘问。

“堆肥各地有各地的办法,我说的,是我爹……算了,我还没掌握,但我觉得,可以发动群众,发动咱们的战士一起想办法,肥田才能种出好庄稼,这一点没错吧?”

丁政委点头,发动群众,这个好,和他想的一样。

“到县城想办法,这个怎么弄?”郝平抢在高一刀前面开口,二连掩护无名村群众撤退,得了功劳,他觉得他们三连也不输,现在连里小子们看到杆子就想爬,上次去铁路边,差点剪了不该剪的线,差点坏了陆团长伏击装甲列车的谋划。

“我的想法,鬼子到底搜刮了多少粮食,咱不可能一家家去问去统计,但也得有个数吧?那就得去县城,找关系摸摸鬼子到底抢了多少。”赵保胜回答,“这也是估计今年夏收前粮食缺口的量。”

“得派人盯着县城,粮食鬼子会运走,咱不能让他们舒坦,有机会还得干他一下子,能抢到粮最好了。”高一刀说。

陆团长摆手:“这个不急,鬼子不会马上外运,团里会先派人进城摸情况。”转头问赵保胜,“老赵,你说要盯一盯县里的地主和有钱人,是什么个意思?统一战线的原则…不能突破底线啊。”

赵保胜看一眼丁政委,丁政委默不作声,只有自己开口:“减租减息!咱们得推行下去!”顿了顿,“鬼子扫荡,咱独立团打了多少鬼子,得让大家知道,得震慑那些首鼠两端的人,让他们知道,在梅县地面上,鬼子说了不算!”

话没挑明,但意思很清楚,推动减租减息,帮农民把负担降下去,同时压制大地主,逼地主平价出售存粮。

今夏将面对的粮荒,不是自然灾害造成的,地主手里不缺粮,即便鬼子刮过一层皮,梅县地面上的存粮,应该也能养活那么多人。

丁政委最大的纠结就在这儿,根据地地方组织也缺人,减租减息宣传都没开展,总不能直接使用暴力和强制手段,把地主推向敌人吧?这和统一战线是相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