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九班成军(2 / 2)

又或者躲到某处角落里苟活着,看着鬼子在中国的大地上肆虐横行?

赵保胜自问做不到,他的良心,和从小受到的教育,不允许他这么做。

“丁政委,”他索性放开了说,“我的父母,早不在这个世界了,我结婚晚,都快五十了,儿子和小红缨一样大……都没了。”

“不知道胡义他们有没有提过,我本来都打算死在金陵城了,”赵保胜觉得累,伸手止住丁政委想说的话,“什么都没了,连希望都没了……活着好累。”

“苏青提醒了我,这个国家正在遭受磨难,每个人都要出份力,我就想,我不能就这么轻易地死,我要弄死更多的鬼子。”

“可能…是我反应太异常,苏青几次试探我,她怀疑我是果府特务,还想策反我……真要是,策反也就策反了,”赵保胜笑,“就那吊(diao)东西,常凯申?!值得我替他卖命?!”

“我在沪市生活,见多了那些蝇营狗苟,鸡鸣狗盗,”赵保胜望天,“你觉得那样的人,那样的果府,能让中国走多远?真要靠谱,咱红党也不可能坚持到现在了。”

“我是不信的,已经烂透了!”赵保胜苦笑,“我只想好好生活,可这点小小的希望,都被战争打破了,既然想好了要和鬼子干,那我就要找最强的人合作,八路军比常凯申强,至少是一门心思和鬼子干。”

他扭头问丁政委:“诶,老丁,你说我要是想做个江洋大盗,拉拢几个胡义这样头脑简单的杀胚,混在沪海滩,抢个银行,杀个伪市长,炸鬼子一条军舰,是不是比在这儿被怀疑,要更简单些?”

丁得一觉得,这话不能轻易接。

赵保胜静静看着他,目光有些惨然,是带些悲伤的淡淡的无助,说不清,直觉告诉他,赵保胜没说谎。

但没证据,谁敢保证?!

赵保胜有些失落,看丁政委的样子,知道想得个正式的保证是不可能了,最多就是什么控制使用之类的说法,没意思。

“得了,不为难你,”赵保胜叹口气,“我参加…不对,我就跟着九班吧,打打杂,行不行?”

丁政委觉得这个一点问题都没有,点头:“可以。”

“诶,丁政委,看在我打鬼子杀汉奸的面子上,哪天要抓我,给我透个信儿,好让我提前逃啊。”赵保胜开玩笑地说。

“……”丁得一脸色一僵,这叫什么话。

“最好提前一点,逃兵抓住了也是个死。”赵保胜继续。

丁得一觉着今天这是怎么了,一直被赵保胜牵着鼻子走?听了赵保胜这句话,本能地反驳:“不可能!八路军的逃兵,不会被枪毙!”

这下轮到赵保胜奇怪了:“逃兵不枪毙?”不可能的吧!地主家的家丁,给足了钱,临阵脱逃还会被杀头呢。

丁政委觉得有突破口,紧接着说:“边区有文件的,只要不是投降敌人,哪怕是怕死逃回家,都不能说是逃兵,更不能直接枪毙。”

这个事不是赵保胜不相信,是他压根没听说过。

不过他不关心,逃兵只是拿来开涮的话题,他,死也得拖两个鬼子下地狱。

话到了这个份上,没多余可聊了,赵保胜就打算回去回复小红缨,转头一想,又回头问丁政委:“政委,我这为了进城搞物资方便,办的良民证,不会算通敌的证据吧?”

老丁头都没回,摆摆手:“我记着呢,不会有事,连你那鬼子军帽,都给你记着呢!都是功劳。”

赵保胜松口气,晃悠着回小院。

他这种小资产阶级味儿,瞻前顾后的,哪像个坚定的革命战士?

也就红党要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才容得下他。

嗯,得从丫头那再要点好处!凭什么我就是九班的了?

赵保胜还在和小红缨纠缠要好处的时候,独立团发布了最新决定。

独立团九连,因兵员严重不足,已经可以撤销番号,但考虑九连自建立起,就不断参加对敌斗争,勇于牺牲,屡立战功,故暂时缩编为九班,由团部直属。

这在战争年代很常见,独立团众多吃瓜群众唏嘘九连撤编的事实的同时,也被新编九班的阵容给惊了。

胡义,就是那个护送苏青同志从沪市辗转到太行山的人,听说过去是东北军,逃兵路上机缘巧合立了功,现在参加八路军了。

这其实也没什么,八路军收编散兵游勇又不是一回了,别人那儿不被待见的主儿,到八路军这边,往往很快就会成为中坚。

众人吃惊的是,年仅十二岁的独立团团宠,跟着部队行军千里,无名村小霸王,独扛一众娃娃们进攻的,常红缨,竟然被编到九班了!

至于马良流鼻涕,那只是路人甲乙。

奇怪的是,那个放烟雾弹熏跑一操场人的,带回大量物资,会开车的老赵赵保胜,竟然没在!

有知情的小喇叭,悄么声告诉大家,老赵年龄超过了八路军的征兵线,不能算在正编里。

甚至刘坚强这个小透明还想去团部闹,毕竟会开车的赵保胜才是他构思的新九连不可或缺的人,其余胡义这样的逃兵,不要也罢。

结果还没到团部,就让小红缨给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