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最直接,最有效,最蛮不讲理的方式,让这一切,都变成了现实。
他的脑海里,老师淳于越那声泪俱下的控诉,与李源那平静如水的脸,交替出现。
“与民争利!”
“耗空国库!”
“国之妖孽!”
这是真的吗?
那个将耕作效率提升五倍的男人,是在与民争利?
那个让无数工匠子弟得以读书识字的男人,是国之妖孽?
扶苏感到一阵荒谬。
一种黑白颠倒,是非混淆的,巨大的荒谬感!
他猛地停下脚步,脑海中反复回响着李源最后的那句话。
“富民,方能强国。”
“民智,则国智。”
他反复咀嚼着这十个字,每一个字,都像一颗沉重的石子,投入他的心湖,激起万丈波澜。
富民……
百姓富足,吃得饱,穿得暖,国库才能充盈,帝国才有征伐四方的底气。
民智……
百姓开智,懂得道理,明辨是非,帝国才能长治久安,传承万世。
这……这不就是儒家经典里,最理想的“大同之世”吗?!
可为什么……
为什么,实现这一切的,不是老师们口中的“德政”与“教化”。
反而是他们最鄙夷,最不屑的……“奇技淫巧”?
扶苏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
在这一刻,他忽然,有些理解了。
他有些理解,自己的父皇,那个威加四海,让天下都为之颤抖的男人,为何会如此倚重,如此纵容那个年轻的少府令。
父皇要的,从来就不是空洞的说教。
他要的,是结果。
是一个能让他亲眼看到的,富强的,不可战胜的,大秦帝国!
他或许也曾寄望于“德化天下”,但他那雄才大略的急切之心,等不了那么久。
而李源,用他的“天工之术”,给了父皇一条全新的,能以十倍、百倍速度,达成这个目标的……捷径!
这或许不是最完美的“王道”。
但它,却是最有效的“霸道”!
是用霸道的雷霆手段,去实现王道的仁政之果!
想到这里,扶苏只觉得浑身一震,如同醍醐灌顶!
他心中那场关于王道与霸道的激烈战争,在这一刻,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共存的平衡点!
他走到窗边,推开了紧闭的窗户。
深秋的冷风,夹杂着黎明前独有的清新,扑面而来。
让他那因为一夜未眠而有些昏沉的头脑,瞬间变得无比清明。
东方,一线鱼肚白,正在驱散着无边的夜色。
新的一天,就要来了。
扶苏望着那抹晨光,那双温润的眸子里,所有的迷茫与挣扎,都缓缓褪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澈与坚定。
他知道,自己该如何选择了。
他不会去公然否定自己老师们的教诲。
但他,更不会,去违背自己亲眼所见的事实。
他要做出的,是自己的选择。
他要选择那条,能真正让大秦万民,过上好日子的道路。
哪怕,这条路与他的老师们,背道而驰。
哪怕,这条路在世人眼中,充满了荆棘与非议。
扶苏缓缓地,握紧了拳头。
明日的朝堂,他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