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国之妖孽(1 / 2)

丞相府。

后院的暖阁里,炭火烧得正旺。

与昨夜那冰冷刺骨的密室不同,此地温暖如春。

李斯换下了一身肃杀的朝服,穿着宽松舒适的锦袍,正亲自为一位客人烹茶。

他的动作从容不迫,优雅自如。

那张老脸上,昨日因恐惧和算计留下的阴鸷早已消失不见。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属于胜利者的,稳操胜券的从容。

坐在他对面的,是当朝博士仆射,儒家在咸阳的领袖人物——淳于越。

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者,面容清癯,须发皆白,身上带着一股浓厚的书卷气和一丝不苟的刻板。

“相爷今日邀我前来,可是为了朝堂之事?”淳于越轻抿了一口茶,缓缓开口。

他对今日朝堂上的风云变幻,依旧感到有些困惑。

李斯这位一向视李源为眼中钉的政敌,今日竟然带头为他唱赞歌,这实在不合常理。

李斯闻言,只是淡淡一笑。

“淳于公,朝堂之事,不过是法度之争,是‘术’的层面。”

“今日请您来,是想请教一些……‘道’的层面的问题。”

淳于越的眉头微微一挑,来了兴趣。

“哦?愿闻其详。”

李斯将一杯烹好的热茶,恭敬地推到淳于越面前。

“淳于公,您觉得,我大秦的立国之本,是什么?”

这个问题问得很大。

淳于越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以法为教,以吏为师。虽能强国于一时,却非长久之道。真正的安邦定国,当以仁政爱民,教化天下,使万民归心。”

这套说辞,是他一生信奉的圭臬。

“说得好。”

李斯抚掌赞叹,脸上满是认同。

“仁政爱民,教化天下。淳于公真是一语中的。”

他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忧虑。

“可是如今,这咸阳城里,似乎出了一些……不太和谐的声音啊。”

淳于越的目光微微一凝:“相爷指的是?”

李斯放下茶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我指的,是天工院。”

“淳于公想必也听说了,天工院如今是何等的炙手可热。陛下对其宠信有加,视若珍宝。”

“其所造之物,的确有开山裂石之能,有震慑敌国之威。”

淳于越听到“天工院”三个字,脸色已经沉了下去,冷哼一声。

“不过是些奇技淫巧罢了!”

李斯要的就是他这个反应。

他循循善诱地继续说道:“是啊,奇技淫巧……可就是这些东西,耗费的钱粮,却是海量!”

“一座高炉,一夜之间就要吞掉上千斤的精煤!”

“一尊所谓的钢铁神兵,从研发到造成,耗费的铁料铜料,足以武装我大秦一个整编的锐士营!”

“这些钱,这些资源,是从哪里来的?”

李斯的声音陡然变得沉痛,像是在质问自己的良心。

“还不是从帝国的国库里来!还不是从我大秦万万千千,黎民百姓的税赋中来!”

“砰!”

淳于越手中的茶杯重重地放在了桌案上,茶水都溅了出来。

他那张清癯的老脸,因为愤怒而涨红!

“与民争利!这简直是与民争利!”

他激动地站了起来,在暖阁中来回踱步。

“我大秦刚刚一统天下,百废待兴!多少百姓尚在温饱线上挣扎!多少地方需要休养生息!”

“国库的每一文钱,都应该用在安抚民生,兴修水利之上!”

“而不是拿去造那些……那些只懂杀戮的钢铁怪物!”

李斯静静地看着他,眼底深处闪过一丝冰冷的笑意。

鱼儿,上钩了。

“淳于公所言,与我不谋而合。”

李斯用一种沉重的语气说道:“朝堂之上,法度之事,我已尽力。我已说服陛下,将天工院纳入监管,此为‘术’。”

“可天下悠悠众口,万民之心,这才是‘道’啊!”

“如今,那李源风头正盛,被誉为不世奇才。百姓愚昧,只知其功,不知其害。”

“长此以往,世人皆追捧奇技淫巧,而遗忘仁义道德。人心不古,世风败坏!这才是真正动摇我大秦国本的祸患!”

淳于越猛地停下脚步。

他双眼圆睁,死死地盯着李斯。

李斯的每一句话,都像是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大秦的未来,被那些冰冷的钢铁和轰鸣的蒸汽所吞噬,而儒家所倡导的“仁、义、礼、智、信”被弃如敝履的恐怖景象!

“相爷!”

淳于越对着李斯深深一揖,声音因为激动而颤抖。

“此事,关乎国运,关乎圣人之道的存亡!我等读书人,断不能坐视不管!”

“此事,非您一人之责!亦是我淳于越,是我天下儒生之责!”

李斯要的就是这句话。

他缓缓起身,扶起淳于越,脸上是一副“吾道不孤”的欣慰表情。

“有淳于公此言,斯,心安矣。”

……

仅仅一个时辰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