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工业的轰鸣(2 / 2)

他们打了一辈子铁,靠的是手感,是经验,什么时候需要用这些冰冷的规矩来束缚了?

可当他们看到,第一批完全按标准流程打造出的新式秦剑,锋利度,坚韧度,都远超他们以往最得意的作品时。

他们沉默了。

当他们看到,工坊的生产效率,在短短三天内,提高了整整五倍,而他们每个人的工钱,也跟着翻了两番时。

他们那点可怜的骄傲,被彻底击碎。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技术的狂热跟敬畏。

东织室。

那个曾经哭诉缺人的王胖子,此刻正跟个哈巴狗一样,跟在赵月的身后,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

“赵总管!您看!您这法子,真是神了!”

他指着工坊里,那些经过改良的纺车跟织机,激动的说。

“现在我们这儿,一个织工,一天能纺的纱,比过去三个人一天纺的还多!”

赵月只是冷冷的瞥了他一眼。

她引入的,不过是最基础的流水线管理模式。让一部分人专门负责纺纱,一部分人专门负责染色,再让一部分人,专门负责织布。

每个人,都只做自己最擅长的一环。

就是这么个小改变,却让整个东织室的产能,一夜之间,翻天覆地。

类似的一幕,在少府每个角落,同时上演。

原本死气沉沉,百弊丛生的工坊,在天工院这些“野蛮人”的冲击下,开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恐怖生产力!

曾经,这里是一潭死水。官员们想着怎么捞油水,怎么推责任。工匠们想着怎么偷懒,怎么混日子。

而现在,这里,变成了一台开始苏醒的巨大战争机器!

高炉里的火焰,日夜不息,映红了咸阳的半边天。

铸造场里的锤声,整日不绝,如同密集的战鼓,敲在每个人的心上。

工坊间的道路上,运送物料跟半成品的马车,川流不息。

工业的轰鸣声,第一次,在这古老的,沉寂了上百年的官署内,响彻云霄!

十日后。

少府,南郊,一号仓。

这是少府最大的露天货场,占地上百亩。此刻,这片巨大的货场,已经被各种物资,堆的满满当当。

李源和赵月,并肩站在高高的了望台上,俯瞰着这片由他们亲手创造出的壮观景象。

赵月的脸上,依旧没太多表情,但那双清冷的眼眸深处,却闪动着一抹难以掩饰的激动跟自豪。

“令君。”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微不可查的颤抖。

“第一批,运往北境的军需物资,已经,全部备齐了。”

李源的目光扫过下方。

那由麻袋堆成的“山丘”,是新式的水泥。那在阳光下闪着乌光的“丛林”,是百炼的钢材。那被码放得整整齐齐,像兵马俑军阵的巨大木箱里,装的,是数以万计的,标准化的,转射机部件。

堆积如山!

这些十天前还只存在于图纸上的东西,此刻,就这么无比真实的,无比震撼的,呈现在了他面前!

这,就是工业的力量!

赵月上前一步,将一份清单,递到李源面前。

“令君,本次备战物资,共计水泥一万五千石,钢材三千石,制式兵甲五千套,可组装转射机一千五百架。”

“所有指标,均比原计划,超额一倍完成!”

“完成时间,比预估,提前了整整五日!”

这是一份足以让任何时代的将领,都为之疯狂的成绩单!

李源看着那清单上的数字,心中也涌起一股豪情。掌控少府,只是第一步。将这沉睡的工业巨兽唤醒,也只是开始。

他拿过一份大秦全舆图,在了望台上展开。

李源的目光,落在地图的左上角,那里是咸阳。

他的手指,慢慢移动,划过一道长长的,曲折的红线,最终,停在遥远的,地图最北端。

那里,是雁门关。

千里之遥,山河阻隔。

看着地图上那道漫长的红线,看着下方那堆积如山的物资。

李源眼中的豪情,慢慢的,沉淀为一种更深邃的冷静。

他赢了第一场关于生产力的战役。

但他,即将迎来的,是更大的挑战。

生产,只是第一步。

如何将这股震耳欲聋的“工业轰鸣”,跨越千山万水,真真正正的,转化为北境长城之上,那无坚不摧的“钢铁壁垒”?

这,将是更大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