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网游竞技 > 我,末日战神,觉醒SSS天赋 > 第2273章 维度共鸣,彼岸回响

第2273章 维度共鸣,彼岸回响(1 / 2)

希望号如同蛰伏在维度褶皱中的深海巨兽,将自身的一切能量波动和存在痕迹压制到最低。舰桥内,气氛凝重而专注,只有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和人们刻意压低的呼吸声。

林夜静坐于指挥席上,双眸紧闭,周身气息内敛到了极致,仿佛化作了一块亘古不变的星核。他的全部心神都沉入内宇宙,引导着混沌星核全力消化那缕来自“观察者”猎杀信标的“归零”法则碎片。

这并非简单的能量吸收,而是一场凶险的法则层面上的“解析”与“模拟”。那缕黑色能量虽被混沌包容镇压,却依旧顽固地散发着其“定义虚无”、“抹除存在”的本质特性,不断冲击、侵蚀着周围的混沌气流,试图将一切都“归零”。

林夜的精神高度集中,如同最精密的刻刀,小心翼翼地剥离着这缕法则碎片的结构,感受其中蕴含的、将秩序推向极端后产生的恐怖力量。每一次成功的解析,都让他对“观察者”的力量本质多一分了解,同时也让他自身的混沌之道更加圆融。混沌包容万物,自然也包括这极致的“秩序之终”。理解它,才能更好地应对它,甚至……在未来,超越它。

时间在维度间隙中失去了标准的意义。或许过去了几个小时,或许只是短短一瞬。

突然,林夜身躯微不可查地一震,紧闭的眼睑下,眼球似乎在快速转动。在他内宇宙的中央,那缕顽固的黑色能量终于被彻底分解,化作无数细碎的、闪烁着冰冷光泽的法则符文,如同百川归海,融入了缓缓旋转的混沌星核之中。

星核的光芒似乎黯淡了一瞬,随即爆发出更加深邃、更加内敛的光辉,其表面流转的混沌气流中,隐约多了一丝极难察觉的、代表“终结”与“寂灭”的意蕴。并非被同化,而是被“理解”并“收纳”为混沌的一部分。

林夜缓缓睁开双眼,眼底深处那旋转的混沌星云,似乎变得更加幽暗、更加不可测度。他轻轻呼出一口浊气,这口气息离体后,竟将前方一小片虚空中的能量尘埃都悄然湮灭,归于最基础的本源粒子。

“林龙首,您醒了?”一直守在旁边的贞德第一时间察觉,关切地低声问道。圣光感知中,林夜的气息似乎变得更加渊深,但也带着一丝令她灵魂都感到微凉的危险感。

“嗯。”林夜点了点头,目光扫过舰桥。霍震岳如同雕塑般伫立在战术平台前,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各个监控画面。暴熊王盘坐在角落,周身气血如同熔炉般缓缓运转,修复着双臂的伤势,那狰狞的伤口已经愈合了大半,只留下淡淡的红痕。苏芸则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数据海洋中,面前的光幕上无数信息流如同瀑布般刷过。

“情况如何?”林夜的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疲惫。

苏芸被惊醒,连忙转过身,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却异常明亮:“林龙首,您恢复得怎么样?我这边有重大进展!”

“但说无妨。”

“我们对猎杀信标残骸的数据分析取得了突破!”苏芸语气带着兴奋,“信标的超维度跃迁机制,并非完全依赖能量,而是利用了一种我们从未设想过的原理——‘法则共振’!”

她快速将一副复杂的能量-法则耦合模型投射到主屏幕:“它能够在瞬间捕捉到特定法则层面的‘回响’,尤其是像我们回应‘彼岸’信号时产生的那种、带有强烈‘寻求共鸣’意愿的法则波动,然后像顺着琴弦滑动一样,直接‘共振’到波动源头!这解释了它为何能如此精准、快速地锁定我们!”

“法则共振……”林夜若有所思。这确实是一种超越了常规空间跳跃的高维移动方式,更接近于概念层面的穿梭。

“更重要的是,”苏芸深吸一口气,压住激动,“我们利用信标的这种共振模型,结合火种密钥新解算出的坐标参数,成功模拟出了一种极其微弱、但相对稳定的‘共鸣频率’!”

她指向模型中的一个特定波段:“这个频率,与‘彼岸’信号中隐藏的某个底层特征码高度匹配!理论上,如果我们主动、可控地释放出带有这种频率的法则波动,就像在黑暗的森林中点燃一盏特定的信号灯,或许……或许能引导‘彼岸’,或者至少是他们的某种接收装置,与我们建立更稳定的联系,甚至……为我们指引出一条相对安全的航路!”

这个发现让舰桥内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被动等待和主动引导,完全是两个概念!

“有把握吗?”霍震岳沉声问道,他考虑的是风险,“这种主动释放波动,会不会再次引来‘观察者’?”

苏芸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风险肯定有。但这种共鸣频率非常特殊,能量级别极低,更侧重于信息层面的‘对暗号’,而非高能级的法则彰显。理论上,被‘观察者’的广域探测捕捉到的概率,远低于我们之前那种直接的信息广播。当然,如果‘彼岸’附近正好有‘观察者’的巡逻单位,那就……”

她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这依然是一次冒险,但比之前那种如同在黑暗中大声呼喊要隐蔽得多。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林夜。他是唯一能模拟和释放这种涉及高维法则波动的人。

林夜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主屏幕前,仔细观看着那复杂的共振模型,以及苏芸标出的那个特殊的共鸣频率。他的指尖无意识地在控制台上轻轻敲击着,发出富有节奏的笃笃声。

内宇宙中,新融合的“万象织机”核心微微发光,赋予他强大的推演能力。无数种可能性在他意识中飞速闪过,推演着主动共鸣可能带来的种种后果。

利弊都很明显。利在于可能打开通往“彼岸”的大门,获得至关重要的盟友和信息;弊在于可能再次暴露,甚至可能将“彼岸”也拖入更危险的境地。

但,正如他之前所说,从踏上这条路开始,就没有绝对的安全可言。机遇,往往与风险并存。

“我们还有多少时间?”林夜忽然问道。

苏芸愣了一下,随即回答:“根据信标残骸数据反推,以及火种密钥对‘观察者’活动模式的模糊预测,大规模、高强度的扫描似乎存在某种周期性的间隔。我们目前可能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窗口期,但这个窗口不会太长。”

林夜眼中闪过一丝决断。他转身,看向舷窗外那永恒变幻、光怪陆离的维度之海,声音清晰而坚定:

“那就点燃这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