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的水晶脑体悬浮在引力陷阱的中心,如同风暴眼中唯一平静的点。周围那些被林夜以奇异波动安抚、化作纯净灵魂光屑的古老怨念,正如同归巢的萤火,缓缓融入脑体之中,使其表面黯淡的乳白色光晕,似乎变得稍微明亮、稳定了一丝。
希望号小心翼翼地规避着周围依旧混乱的引力乱流,缓缓靠近。舰桥上,众人透过观测屏,屏息凝神地看着林夜悬浮在那巨大的水晶脑体之前。
没有了阴影亡灵的阻隔,那持续不断的脉冲信号变得清晰无比。它不再尖锐急促,而是恢复了一种平和的、富有韵律的波动,仿佛一颗缓慢跳动的心脏,又像是一首古老而忧伤的挽歌。
林夜伸出手,指尖轻轻触碰那冰冷而布满裂痕的水晶表面。
嗡——!
一股远比之前更加庞大、更加精纯,却又充满了无尽悲伤与沧桑的精神信息流,如同决堤的洪流,瞬间涌入林夜的意识!这信息流并非攻击,而是一种……传承,一种记录,一种跨越了漫长时光的倾诉。
混沌星核光芒大放,全力运转,协助林夜接纳、梳理这海量的信息。
他“看”到了……
一个辉煌的文明。他们不依靠钢铁与能量,而是以精神构建城市,以意念沟通星辰。他们的个体如同发光的水母,在星空间自由飘荡,通过复杂的灵能网络连接成一个庞大的集体意识——星语者。他们聆听宇宙的“背景音”,能与新生的恒星对话,能感知遥远星系的悲欢。他们是宇宙的歌者,是信息的信使,和平而充满智慧。
他“看”到了灾难的降临。并非战争,并非入侵,而是一种无声无息的“静默”。宇宙的“背景音”开始出现不和谐的杂音,继而某种无形的“修正”力量扫过他们的星域。星语者那赖以生存的灵能网络,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剧烈震荡,然后……从最基础的结构层面开始崩解。不是破坏,而是“否定”,否定其存在的合理性。个体如烟花般无声湮灭,集体意识发出绝望的哀鸣,却无法传递到宇宙的任何一个角落。他们是被“静音”的文明。
他“看”到了最后的挣扎。残存的星语者汇聚全部力量,将文明的精华、对灾难的记录、以及最后的不甘与警示,注入了这颗最强大的“共鸣水晶”——也就是林夜眼前的脑体之中,将其作为文明的墓碑和信息载体,发射到这处引力异常点,希望借助复杂的环境躲避“修正”,并将信息传递给后来者。
而这颗“共鸣水晶”,在漫长到令人绝望的孤寂岁月中,其本身散发出的微弱信息波动,与这片星域中无数死于“修正”的其他生命残骸产生的怨念相互交织、影响,最终形成了那些充满恶意的阴影亡灵。它们既是星语者悲剧的衍生品,也成了保护这块“墓碑”不受干扰的扭曲屏障。
直到林夜的到来,以混沌星核那包容万象的特性,理解了它们的痛苦,给予了安息,才真正触碰到这文明最后的遗言。
信息流的冲击渐渐平息。林夜缓缓收回手指,眼中混沌星云流转,带着一丝沉重。他不仅得到了星语者文明的历史,更重要的,是得到了一份关于“枷锁”运行机制的、极其珍贵的“感官”记录!
星语者作为对高维信息极度敏感的文明,他们清晰地记录下了“修正”降临瞬间,宇宙底层规则被调动时产生的那种独特的“信息涟漪”!这种涟漪的波形、频率、强度……虽然无法直接解读其含义,但却像一份独特的“指纹”,一个可以被探测的“信号”!
“怎么样?”贞德关切的声音透过通讯频道传来。她和霍震岳等人虽然无法直接感知信息流,但从林夜的神情和周围平息下来的怨念,能猜到大概。
林夜深吸一口气,将整理后的关键信息共享给希望号:“我们找到了,‘星语者’的遗产。也确认了,‘枷锁’确实存在,并且……我们或许有了一种探测其‘预兆’的方法。”
他伸出手,掌心对着那巨大的水晶脑体。混沌星核的力量缓缓包裹住它,不是吞噬,而是共鸣与引导。
“它不仅是记录者,更是一个……‘共鸣器’。它能感应到特定类型的规则扰动。”林夜解释道,“星语者将他们对‘枷锁’涟漪的感知模式,固化在了这颗核心之中。只要我们激活它,在一定范围内,当‘枷锁’的力量被引动时,它就能产生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