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两年经营 基业初成
时光荏苒,两年光阴转瞬即逝。从186年春到188年春,洛阳的风雪落了又融,刘进站在左将军府的廊下,望着院中那棵已亭亭如盖的槐树,心中感慨万千。这两年,北疆传来的消息,总能让他在繁杂的京务中,寻到一份踏实的慰藉。
最令人振奋的,莫过于黑山军的归降。自张牛角战死前留下遗嘱,命部众追随张宁后,这位曾被视为“黄巾余孽”的女子,便以过人的胆识与亲和力,一点点收拢黑山军的心。整整一年迁徙,八十余万百姓拖家带口,跨越千里,最终在北疆五郡安家落户。
那些曾经割据一方的黑山军头——张燕面色黝黑,眼神锐利如鹰,此刻收敛了草莽气,在岳飞麾下任副将;杨凤身材魁梧,络腮胡遮不住憨厚,跟着薛仁贵屯垦;于毒面容清癯,却透着狠劲,正随秦琼镇守云中;白绕、眭固等人也各有安置,昔日的“贼寇”,如今成了守护北疆的将士。另外,郭大贤、于氐根、青牛角、张白骑、刘石、平汉、大计、司隶、掾哉、雷公、浮云、白雀、五鹿、李大目、苦哂、罗市, 左髭丈八,孙轻,王当,陶升等黑山军首领也先后归降,让刘进手下的基层军官也多了起来。
紧接着,连蠢蠢欲动的白波军也被张宁说动。郭太面容方正,带着几分书卷气,却能号令十万部众;杨奉身材中等,眼神沉稳,麾下那员名叫徐晃的副将,更是生得虎背熊腰,面如重枣,一双丹凤眼炯炯有神,手持大斧时威风凛凛——刘进特意将徐晃调至身边,此人武艺高强且心思缜密,如今已是他帐下得力干将。
白波军的归附,为北疆增添了十五万人口。算上原有百姓与新增流民,北疆五郡总人口已突破一百五十万,兵力也在岳飞、薛仁贵等人的操练下,扩充至十二万,其中骑兵三万,皆是能与胡虏正面抗衡的精锐。另外,白波中, 韩暹,胡才,李乐等人也先后归降。
还记得数月前的那天,府门外传来熟悉的笑声,张宁、庞秋霞、方百花三人在庞万春的护送下走进来。张宁穿着一身素雅的襦裙,眉宇间褪去了当年的青涩,多了几分从容大气;庞秋霞依旧是爽利的打扮,腰间佩剑未离,笑容明媚;方百花则文静了许多,眉眼柔和,看向刘进时带着浅浅的笑意。
“夫君!”三人齐声唤道,接近两年未见,思念都藏在眼底。
刘进走上前,一一握住她们的手,笑道:“辛苦你们了。”庞万春在旁拱手道:“主公,北疆安稳,属下护三位夫人平安抵达。”
看着眼前的人,刘进知道,北疆的根基,终于稳了。
北疆的另一大喜事,便是学堂的兴旺。王守仁与王安石联手,在平城、定襄等地开设了十余所学堂,从蒙学至进阶,体系日渐完善。
这日,王安石的书信送到洛阳,详细说了他推行的“三舍法”。此法将学生分为外舍、内舍、上舍三级:外舍生通过考核可升内舍,内舍生优异者入上舍;上舍生成绩最优者,可直接授官,无需通过察举。
“此法甚好!”刘进看着书信笑道,“蒙学打基础,进阶学经史兵法,优秀者直接为官,既打破了世家对仕途的垄断,又能让寒门子弟看到希望。”
狄仁杰在旁点头:“王介甫(王安石字)之才,果然不凡。如今北疆各郡的基层小吏,已有三成是学堂出身,皆是踏实肯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