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图定义“情感”的数学模型,其本身是否需要“情感”来理解其定义过程的“意义”?剥离“人性”的优化协议,其优化目标“稳定性”和“效率”,是否本身也源于某种对“存在”的、非绝对理性的“期望”?
分形雪花的完美复刻过程,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卡顿和错位。它的规则探针在触及那道辉光前,仿佛陷入了一个逻辑泥潭,无法找到一个绝对“客观”的发力点。绝对的理性,在遭遇根植于存在本身的悖论时,显露出了其局限性。
【……逻辑冲突。目标规则具备……自指免疫特性。】使者的意念第一次带上了可以被称之为“停顿”的间隔。
“你看,”韦东奕的意念如同暖流,抚平了花园因对抗而产生的规则涟漪,“你的最优解,或许能创造一个永恒坚固的数学雕像,但它无法孕育生命,无法诞生文明,更无法写出……一首诗。”
他引动了花园中另一股力量,那是来自“创造者联盟”维度,通过“天梯”与“星语古树”网络连接至此的、无数文明与个体共同谱写的“规则诗篇”的片段。那是由逻辑、情感、想象、谬误共同编织的,复杂而绚烂的信息洪流。
分形雪花在这充满“噪音”的洪流中,似乎有些无所适从。
【检测到大规模‘非结构化信息’入侵……信息熵远超阈值……】
“这不是入侵,使者,”韦东奕平静地纠正,“这是交流。是存在本身的证明。数学是宇宙的骨架,但血肉与灵魂,来自于这些你所认为的‘冗余’和‘错误’。”
使者的分形结构开始不稳定地闪烁,似乎在重新评估眼前这个异常的存在。【初步评估更新:目标‘悖论之心’具备高度特异性与不可复制度。其‘悖论法则’对纯粹数学逻辑呈现……非线性抵抗。威胁等级待定。价值等级……重新计算中。】
最终,那片分形雪花没有发动进一步的攻击,也没有离开。它只是缓缓收敛了所有探针,重新稳定为一个完美的、但似乎比之前“沉默”了几分的几何结构。
【观察状态将持续。】使者的意念恢复了绝对的平静,但其中似乎多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困惑?【数学圣殿将记录此‘规则生态实验’的后续发展。警告:你所在的规则体系,因其‘开放性’与‘矛盾包容性’,对‘规则掠食者’及‘规则之毒’的吸引力,预计将高于标准纯数学宇宙 312.5%。你的‘动态平衡’,或将面临远超你计算能力的挑战。】
韦东奕的意念投向花园之外,仿佛穿透了无数维度,看到了那在规则深空中蠢蠢欲动的阴影,以及基膜断层带那些被催化出的“锐化静滞陷阱”。
“我知道。”他的回应带着一种沉重的坦然,“但我们不再孤独。我们有彼此,有联盟,有整个文明之网。而平衡……从来不是在静态中寻求的,它是在动态的抗争与创造中,不断重塑的过程。”
分形雪花不再回应,只是如同一只冰冷的数学之眼,静静地悬浮在花园中,开始了它漫长的、审视式的“凝视”。
第三百五十章,一个新的观察者已入场,而深空的威胁,正在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