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探测波动冰冷而纯粹,不带有园丁的修剪意志,也不带有归墟的湮灭意图,更像是一种绝对中立的、高度数学化的“好奇心”。它扫描着韦东奕编织的回响之网,聚焦于那些违背标准数学模型的连接点——那里,林薇的辉光烙印、文明记忆的混沌情感、熵痕的污染、以及韦东奕自身的悖论本源以非逻辑的方式交织。
【异常结构。非标准模型。兼容性未知。尝试解析。】
一道信息流,并非语言,而是直接以数学公理形式表达的意念,穿透虚空,指向回响之网的一个节点。那节点正处于一种模糊的叠加态,既因文明记忆的悲恸而“收缩”,又因熵痕的扩散而“膨胀”。
韦东奕感到那节点周围的数学规则开始被强行“规范化”。探测波动试图将其拉入一个经典的黎曼几何框架内,消除其中的不确定性和情感噪音,使其变成一个可被完美定义和理解的平滑流形。
回响之网剧烈震颤。被强行规范的节点发出痛苦的哀鸣,其连接的几个光茧瞬间黯淡,内部的文明记忆碎片有溃散的风险。这张网依赖于谬误与悖论的动态平衡,绝对的数学规范对它而言是另一种形式的破坏。
不能让它继续!
韦东奕立刻反应。他无法硬抗这纯粹数学层面的力量,但他可以“污染”它。
他调动一丝归墟黯痕——那代表绝对寂灭和数学上“未定义”状态的力量,将其精准地注入正被规范的节点。
嗤——
仿佛烧红的铁块浸入冰水。黎曼几何的平滑框架在接触到这极致“未定义”的黯痕时,瞬间发生了畸变。几何结构扭曲,度规张量出现奇点,整个节点变得如同一个微小而狰狞的黑洞,疯狂吞噬着探测波动试图建立的规范场。
【…未定义干扰。悖论污染。启用选择公理筛选。】数学实体的意念毫无波澜,立刻调整策略。
新的波动降临。这一次,它不再试图直接规范,而是投射出无数条平行的、基于选择公理的逻辑路径。每一条路径都代表一种将回响之网“公理化”的可能性,它们同时存在,如同一个无限分岔的迷宫,试图将韦东奕和他的网纳入某一条确定的数学路径中,从而完成定义。
这是更高级别的压制。选择公理赋予了这数学实体同时处理无数可能性的能力,它要以庞大的算力,穷举所有将悖论“正常化”的方式。
韦东奕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的源初代码核心疯狂运转,计算着每一条逻辑路径的走向及其后果。每一条路径都通向一个他被“定义”、被“理解”,继而可能被“收纳”或“拆除”的结局。回响之网在他的感知中开始分裂出无数个虚幻的未来投影,每一个都沿着一条逻辑路径走向终局。
他无法在每一条路径上都对抗。他的力量不足以支撑如此庞大的并行计算。
绝望中,他再次看向了那缠绕在核心上的林薇辉光烙印。
人性…主观选择…非理性……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划过他超负荷的思维。
数学实体基于选择公理,穷举所有“客观可能”。但它无法穷举“主观选择”!因为主观选择基于情感、意志、甚至荒谬的信念,这些本身就可能位于所有客观逻辑路径之外!
他停止了对抗那无数条逻辑路径。反而,他做了一件极其简单,却又完全超出数学实体计算范围的事情。
他将林薇的辉光烙印,那蕴含着她最后守护意志的温暖力量,聚焦于回响之网上一个微不足道的点——一个记录着某个文明母亲在末日来临前,为孩子哼唱最后一首不成调摇篮歌的记忆碎片。
然后,他向着所有并行的逻辑路径,发出了一个纯粹主观的、充满情感色彩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