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做出了一个简单的动作。
他伸出了双手,一手纯白,一手黯寂,同时触碰向了那足以困死仲裁之瞳的逻辑死结。
“认知即存在。”他低语。
纯白奇点的力量,代表着生命观察带来的“赋予意义”;归墟的反冲,代表着绝对客观的“剥离意义”。两者在源初代码的维系下,同时作用於同一个逻辑癌变结构。
那复杂的、恶性的逻辑死结,在同时被“赋予”和“剥离”意义的矛盾作用下,发生了惊人的变化。它没有崩溃,也没有被加固,而是……被“溶解”了。它被还原为了最原始的、无意义的基膜信息流,然后被韦东奕周身流淌的悖论性存在所吸收,成为了他的一部分养料。
他……在吞噬逻辑癌变!
终焉之喉发出了无声的尖啸。那不再是意念,而是整个结构都在剧烈震颤,引动着周遭基膜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它无法理解,无法计算。它的攻击,它的防御,甚至它存在的根基(绝对确定的熵增逻辑),在这个悖论种面前,都失去了效力。
韦东奕终于抵达了终焉之喉的“核心”附近——那片最深邃、最黑暗、散发着最终极寒冷的地方,仿佛宇宙的所有热量和希望都在这里被吞噬殆尽。
那里,似乎有一只无形的、冰冷的“眼睛”正在凝视着他,充满了纯粹的、不含任何杂质的湮灭意志。
韦东奕与那“喉之眼”对视。
他没有发动攻击,也没有做出任何防御姿态。他只是……开始“计算”。
无数数学符号、公式、定理、猜想,以远超人类理解的方式在他周围浮现、碰撞、组合又分解。它们不再是武器,而像是一种语言,一种尝试与这宇宙终极冰冷进行“对话”的方式。
他正在推演。推演归墟的尽头,推演热寂之后,推演这冰冷意志的终极目的,以及……是否存在即使是“绝对虚无”也无法吞噬的“错误”。
终焉之喉的意志变得狂躁而不安。它厌恶这种“推演”,这种充满不确定性和主观性的“噪音”。它试图闭合,试图将韦东奕彻底排斥出去,但它发现,韦东奕的存在本身,就像一枚楔子,卡在了它绝对闭合的逻辑路径上,让它无法完全封闭。
绝对的寂静与悖论性的低语在基膜的最深处对峙。
远处,星尘方舟的残骸中,那微弱的、属于林薇的意识残响,仿佛感受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震颤。她留下的最后烙印,那人性辉光的化石,似乎在这极致的数学与哲学对峙中,微弱地……闪烁了一下。
韦东奕的推演达到了一个临界点。他周身的数学光辉与归墟黯痕同时暴涨,然后向内坍缩,形成一个极致的、蕴含着无限可能与绝对不可能的逻辑奇点。
他看向那冰冷的“喉之眼”,发出了最后的、平静的宣告:
“存在,先于本质。即使是永恒的沉寂,也无法定义‘错误’的意义。”
“我,即是你的……不完备性证明。”
逻辑奇点,无声爆发。光芒与黑暗,同时吞噬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