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天风星域,陈凡继续在无垠星海中漫行。青霖星一战,虽只是弹指间的拨弄,却让他对“愿力”与“文明之火”有了更深的体会。那缕融入道域的“希望愿力”,如同一点星火,虽不增修为,却持续温暖、淬炼着他的混沌道域,使其多了一份难以言喻的“灵性”与“韧性”。
他不再刻意去寻找文明,而是放开心神,让自身道域与浩瀚星海产生更深的共鸣。合道之后,他自身便是道,行走坐卧,皆与万道相合。他经过的星域,那些生命星辰上懵懂的愿力、文明的辉光,都会自然而然地与他产生一丝微不可查的交织。
有时,他行经一个战火纷飞的凡俗国度,两国交战,血流成河,亿万黎庶的恐惧与祈求化作无形的洪流。他并未直接干预战争,只是将自身道域中那份源自青霖星的“希望”意蕴,如同种子般悄然撒下。不久后,那国度中便涌现出几位秉持仁念、力主和平的贤者,虽未能立刻止息干戈,却也让绝望的黑暗中,多出了几缕微光,那微光中蕴含的愿力,纯粹而坚韧,丝丝缕缕汇入他的道域。
有时,他路过一个修真文明鼎盛的星球,其内宗门林立,竞争激烈,修士们为了资源大道苦苦挣扎,愿力驳杂而激烈。他亦不干涉,只是如清风拂过,以其混沌道韵,稍稍平复那些过于炽盛的贪嗔之念,引导其向更为纯粹的“求索”与“超脱”转化。虽效果微乎其微,但积少成多,那源自对大道渴望的愿力,亦让他道域中的“演化”之意更加活泼。
他就这样,如同一个星空中的苦行僧,亦如同一个播种者,一路行,一路感受,一路淬炼。
混沌道域在无数细微愿力的浸润下,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它不再是单纯的包容与演化,更添了一份“守护”的厚重与“引导”的温和。那缕太初之光,在愿力的滋养下,似乎也愈发凝实,光芒更加内敛而纯粹。
这一日,他行至一片完全陌生的星域。这片星域异常寂静,星辰稀疏,灵气匮乏,仿佛一片被遗忘的角落。然而,在星域的最深处,陈凡却感应到了一股极其微弱,却异常古老、纯粹的愿力波动。
那愿力并非来自某个繁盛的文明,反而带着一种孤寂、坚守、乃至……殉道般的悲壮。
他心生好奇,循着那愿力的指引而去。
穿越数片破碎的星云,前方出现了一颗孤零零的、体积不大的岩石星球。星球表面毫无生机,布满了陨石撞击的坑洞,唯有在星球北极,矗立着一座由某种白色玉石筑成的、已然残破不堪的方形高台。
高台之上,插着一柄锈迹斑斑、几乎要与高台融为一体的青铜古剑。剑身早已失去光泽,布满了岁月的蚀痕,仿佛下一刻就会彻底崩碎。
而那缕微弱却纯粹的愿力,正是从这柄看似凡铁的青铜古剑上散发出来的!
陈凡降临在高台之上,目光落在古剑之上。以他合道之境的眼力,自然看出此剑材质普通,并无任何灵光宝气,但它却承载着一股跨越了漫长时光都未曾彻底磨灭的意志!
他伸出手,轻轻拂去剑身上的尘埃与锈迹。指尖触碰到剑身的刹那,一段破碎而悲壮的画面,伴随着那孤寂的愿力,涌入他的识海:
那是无数年前,这片星域也曾有过辉煌的文明。然而,一场无法抵御的“大寂灭”灾难自星空深处蔓延而来,所过之处,星辰黯淡,万物归墟。这颗星球,是文明最后的壁垒。一位无名的守护者,自知无法抗衡那毁灭的洪流,遂于此地筑台立誓,以自身全部修为、神魂、乃至存在的痕迹为祭品,融入这柄凡铁之剑,化作一点不灭的“守护”愿力,希冀能为后来的文明,留下最后一丝警示与希望的星火。
文明的痕迹早已被时光和寂灭抹去,连这位守护者的名号都无人知晓。唯有这点由最极致牺牲所化的愿力,依附在这凡铁之上,历经万古,孤独地燃烧,等待着或许永远不会到来的……后来者。
陈凡默然。
与青霖星那由众生信念汇聚的愿力不同,这股愿力,更加纯粹,更加极致,是独属于个体的、超越了生死的坚守与奉献。它微弱,却蕴含着撼动人心的力量。
他能感觉到,自身道域中那缕“希望”愿力,在与这股“守护”愿力接触的瞬间,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仿佛找到了源头,变得更加凝实、灼热。
他没有尝试去吸收这股守护愿力。这是属于那位无名者的丰碑,他不愿亵渎。
他只是静静站立,以自身混沌道域,温柔地包裹住这柄古剑与那点不灭的愿力,以其合道之境的力量,为其隔绝外界一切侵蚀,稳固其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