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是火腿老鸭汤,汤色醇厚,颜色鲜亮。旁边的点心攒盒里,除了李太监特意提的芋泥糕,还有豆沙锅饼和几颗硕大饱满的糖炒栗子。
明殊真情实意地道了谢,迅速起筷子夹起一块颤巍巍的肘子皮,连同
那甜咸交织、软糯化渣的滋味,让她满足地眯了眯眼。接着,她又将肉汁浇在米饭上,大口吃着,时不时再咬一口卤蛋,或舀一勺清甜的芋泥糕。
她吃得专注而享受,风卷残云,一丁点汤汁也不给剩,在这狭小又无趣的后宫,也只有美食能拯救她。
或许改日,她可以出本书,叫《清宫的饭》?
李太监这时也迈步进来,见状笑道:“瞧着姑娘用饭,真是让人也胃口大开,这秋日里,就该吃些扎实暖和的,身上才有力气。”
明殊咽下嘴里的饭,用帕子按了按嘴角,笑道:“可不是,全赖公公照应,我这身上长的,可都是实打实的力气。”
李太监哈哈大笑,二人气氛融洽,明殊也酒足饭饱,有一搭没一搭跟着闲聊。
小太监收拾碗筷时,又悄悄塞给宋大丫一个小布包,低声道:
“姑娘,宋主事府上捎来的,说是家里做的茯苓饼和芝麻糖,给您当零嘴儿。”
明殊面色如常地接过,入手沉甸甸的,那包“芝麻糖”的硬度,却有些异样,她不动声色地揣入袖中。
同时另一只手已从袖袋里摸出一块约莫一两的碎银子,不着痕迹地递到小太监手里,语气温和如常:“天干物燥,拿去喝碗秋梨汤润润。”
小太监指尖一掂,脸上笑容更盛,利索地打了个千儿:“谢姑娘赏!”,便提着空食盒退下了。
书库内重归宁静,明殊又坐回案前,不慌不忙地将刚才修补的书册整理好,墨迹收拾妥当。
工作结束后,她起身,袖子里掂着小包,步履平稳地回到了自己独居的耳房。
关上门,她拆开布包,里面是几块茯苓饼和一包用油纸裹得严实的芝麻糖。
她拿起一块芝麻糖,指尖在侧面轻轻一按,感觉到一小块硬物,小心地剥开糖块,里面果然藏着一卷极细的桑皮纸。
展开,是父亲熟悉的笔迹,用暗号写着简短的信息:“漕督换人,姓颜。京通仓核查,风波将起。”
信息简短,却价值千金,明殊默默将纸条就着蜡烛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
然后,她拿起那块被剥开的芝麻糖,放进嘴里,甜腻的滋味在口中化开,让明殊眯起了眼睛。
包衣的势力真是比她想的还要大,在这深宫中,她的日子,也不比那些小主儿们差什么了。
这还是只是一个五品小官的能力,真正的包衣大族,又该是何等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