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清穿的日子6(2 / 2)

那时皇帝会说拿几本有关某件事的书,并不特意指是哪一本,而明殊太懂这位皇帝了,总是会把他想要的那一本,混在一堆书里,送上去。

皇帝总是能最快拿到自己想要的,便顺口夸赞办事的人勤谨,就这几分夸赞,让李太监得了脸面。

清朝的统治者不怕太监揣摩心意,毕竟在他们眼里,太监对主子不上心就是该死。觉得揣摩心意罪该万分的,那起对正儿八经的臣子。

而明殊做了事,干了活,却让李太监能在御露脸,好处无限,他自然可以讨好她。

门被打开,春日的阳光暖融融地刚照进书库,照在李太监那张菊花开了似的脸上。

“诶,宋姑娘,看看这是什么,”李太监笑呵呵的拎着包油纸包好的点心,献宝似的送到明殊跟前:“知道你不稀罕金不稀罕玉,但这新鲜的奶酪,比金玉差不了多少。”

“你糊谁呢。”明殊终于抬起了头,嗤嗤地笑,“放外头或许这样,但这宫里,什么时候缺了这点东西?”

“给你出风头的机会,你就拿这么点糊弄我?”

“诶呦呦,咱家可不敢,小厨房新到的羊肉,今儿给姑娘下锅子如何?。”

明殊满意了些,嘴上却没饶了他:“我可不管你的那些小钻营,我是个没出息的,只知道点吃的穿的,顶了天也只是些被褥炭火,缺了这些我可是要急眼!”

“不敢不敢,谁敢缺姑娘这些,我先急眼。”

李太监眼睛咕噜咕噜转了转,压低声音,突然做贼似的压低声音:“前几日,去内务府取东西,意外碰到令尊了,令尊让我替他给姑娘问好呢。”

明殊挑眉:“他又说了什么?得了,你不必说了,我也猜得到。”

“姑娘聪慧,我已经替姑娘遮掩过去了,说是姑娘早得了万岁爷的青眼,只不过年龄小,才不成,以后若是有机会,定会一飞冲天。”

“但叫我说,宋姑娘你也该早打算,姑娘的好模样……也是有福气的。”

“这福气给你要不要?”

明殊翻了个白眼,骂出声,李太监只能连连作揖讨饶,才躲过去。

……

暮色四合,寒气侵骨,明殊刚回到自己温暖的小耳房,门外便响起了轻快的叩门声。

开门一看,是李太监身边那两个伶俐的小太监,一个手里提着硕大的食盒,一个抱着红泥小火炉。

那炉上坐着一个锃亮的黄铜锅子,正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一股浓郁的带着膻香的温暖气息,瞬间充满了小屋。

“宋姑娘,”小太监脸上堆着笑,手脚麻利地将东西摆开。

“李公公惦记着今儿天冷,特意让膳房给您单备了羊肉锅子,还吩咐多用些好料,给您驱驱寒!”

食盒里配菜也一应俱全:满满一盘子切得薄如蝉翼的羊上脑肉,色泽鲜红,脂肪分布均匀,一看就是上品;旁边还有一碟冻豆腐、一碗酸菜、一碟粉丝,并一小碗调好的麻酱蘸料。

知道她食量大,旁边还配了一小碟碧绿的腌青菜解腻,一碗米饭,甚至还有几个小巧琳珑,一看就是小灶出品的奶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