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反鬼子扫荡(一)(1 / 2)

为了说明白为什么鬼子的旅团说明一下鬼子部队的编制标准。

在抗日战争爆发时,日军有十七个常设师团,也就是常备军师团。这些部队的编制全部为四单位制,即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旅团下辖两个步兵联队。

到抗日战争中期时,随着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的展开,日军为适应不同战斗规模的需要,把师团分为了甲、乙、丙、丁四个等级。这时候的甲等旅团,还是设有两个联队;但其它等级旅团,就不再设联队,变成了只有4-5个步兵大队的独立混成旅团等形式。

在得到侦察兵的消息后,培训部的三个团让出了驻防的镇子,分别向东、向西快速运动,躲过了鬼子的扫荡。

跳出鬼子包围圈的三支部队,反过来分别攻占了滁县、来安县和定远县的很多乡镇,炸毁了一段津浦铁路。气得鬼子旅团长哇哇乱叫,却又毫无办法。

鬼子没有围住新四军的部队,既非常不甘心,又非常生气。鬼子旅团长本想毁掉藕塘镇这个镇子,但镇长和乡绅们之前不停地给他们报告新四军的消息,现在又苦苦地哀求,鬼子没法对向他们示好的“榜样”下手,于是就在回程的路上,把火气洒向了别的村庄和镇子。一路走,一路烧杀抢掠。

听侦察兵汇报鬼子的罪行后,三个团的官兵们都义愤填膺,决心要好好教训教训这帮畜牲不如的东西。

在指挥部里,韦志伟说,他和杨永志研究了一套方案,希望能按他们这个方案来收拾鬼子这个旅团。大家看了方案后,方案立即就被通过。张大伟虽然有很多想法,甚至认为这方案有点儿戏,但他是新参加人员,不知道部队的实力,也怕闹笑话。由此,他的疑问就憋在了肚子里,没敢提出来。

对于向滁县县城撤退的鬼子,韦志伟原想在皇甫山那里让鬼子享受一次“天女散花”的热情,后面想到皇甫山里埋藏的物资,就把方案改了。

当鬼子走到琅琊山脚下时,眼看着马上就到滁县县城了,鬼子们突然看到从琅琊山上飞来了无数的炮弹。新四军干部培训学校教学培训部的反击开始了。

配备给10团的一个直筒炮营,36门直筒炮三个极速射后,10团的战士们拆开炮身、炮架,一装褡裢,再往马背上一放,骑马就转移了。等鬼子反应过来,架炮反击的时候,新四军早已跑得没了踪影。

对于向定远县城撤退的这伙鬼子,他们也享受了同样的待遇。当他们在池河边渡河,且一半已经过河,另一半还在河对岸时,突然就飞来了36枚迫击炮弹,紧接又飞来36枚,后面还飞来36枚,这是配备给7团的一个营的直筒炮在齐射。108枚105毫米炮弹,让在河边密集聚集,且躲没处躲、藏没处藏的近3000名小鬼子一下子就损失了三分之一的人马。

发射3发炮弹后,7团战士们的操作同10团战士一样,他们拆开炮身、炮架,一装褡裢,再往马背上一放,骑马就转移了。

这还没有完,扶着好几百伤兵回到滁县县城的鬼子,刚刚在营房里列队,等待鬼子军官分配住房的时候,又连着飞来了3个36枚迫击炮弹和没完没了的榴弹炮弹。

这次袭击,把包括鬼子旅团长在内的所有鬼子都惹毛了。鬼子联队长把战刀向琅琊山一指,嘴里不知道喊了几句什么,他备,嗷嗷叫喊着冲出了营房。这时候,可以行动的1000多鬼子,有搭卡车的,有坐三斗摩托的,那些没挤上卡车和摩托车的鬼子就跑步向琅琊山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