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强力战将加入(2 / 2)

“啊,不会吧?咱们不是学校吗,怎么还能生产武器?”

“嗯,我们有兵工厂,产量还不错呢!”

“我为你们,噢,我为我们学校感到骄傲!”

“孙副校长,你观察我们部队已经好几个月了,对部队的编制、武器配备有什么想法吗?”

“还真有点想法。”

“那太好了!”

于是彩彩就把孙庆原叫到会议室,把所有学校领导都叫来一起听。

孙庆原说了三点意见。

第一点意见是营一级编制问题。

孙庆原认为,一个营,只有一个连的步兵,人太少了。在真实的战场上,无论如何躲不过阵地战这一战斗形态。如遇鬼子的大队人马,部队防守时,一个连的步兵,加一个连的机枪兵根本不够用。在向鬼子阵地进攻时,问题更大;一个营的部队,只有一个连能够向鬼子的阵地发起冲锋,并且这一个连队中,还只有30人拿着长枪,那仗就没法打了。

郭振兴有点认同孙庆原的意见,解救溃兵那次战斗时,根本就没有能够冲锋的步兵,要不是黄彦波带着英勇的溃兵代表们把自己绑在马上冲锋,那场战斗,还不知道要牺牲多少狙击队员呢!

但是,学校部队的编制,都是针对狙击手参加的战斗设计的,从来都没把阵地战纳入考虑范围。现在部队规模扩大到军师一级后,只考虑狙击手参加的战斗,那肯定就不行了。

郭振兴提问说:“要是再增加一个步兵连,能否够用?”

孙庆原说:“增加一个步兵连是必须的,但在有炮兵连随行的情况下,就必须要减少小炮的数量。日军的一个中队只配备9具掷弹筒就很能说明问题。”

郭振兴接着说:“那我们也减少到9门小炮吧!”

看到这个问题得到解决,彩彩就请孙庆原继续介绍他想到的第二个问题。

孙庆原想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学校和一级的炮火配置还要加强。

刚听到这个问题,江班的脑袋就自动回复了自己一下:一个团24门直筒炮还不够吗?

孙庆原说:日军的一个联队,相当于我们国内军队的一个团,它有3800多人。它会设一个专门的炮兵中队,装备4门75毫米野战炮或者70毫米九二式步兵炮。

日军的一个师团,对应国内的一个师,它有炮兵联队,拥有48门火炮,这些火炮的口径一般都是75毫米和105毫米,特殊部队还会装备大口径重炮。

表面上看,我们一个团装备的火炮数量远超日军一个联队。事实上,日军的4门炮是75毫米山炮,或者我们统称他们为榴弹炮吧,它的射程超过9公里,而我们的直筒炮不超过6公里。它能打着我们,我们打不着他,我们再多的炮也没用。与鬼子的旅团、师团配置火炮相比,结论都是一样的。

孙庆原这一说,很多人都想起了第二次攻打驻防宣汉县大成镇273团的情形,273团虽有一个60门迫击炮的炮营,但却被学校的一门75毫米榴弹炮吊打。

何庆东说,我们倒也有75毫米榴弹炮,但只有14门,数量太少了。

孙庆原说,这就是我们的短板,后面我们看看有没有机会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