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彩彩找到杨班、郭振兴、何庆东商量龚学勤去重庆这事,最后还是郭振兴拿的主意。郭振兴说,现在刘湘与我党关系尚可,要防的只有国民党的特务。如果让龚学勤以29团军官的身份去重庆,只要不张扬,完成任务就返回,应当没有任何危险。
彩彩就是不放心,说了几个如果如果之后,自己都感觉自己太过谨慎,也就同意了郭振兴的意见。
过了一天,龚学勤带着江大为、东娃就出发了。龚学勤穿的是少校军装,江大为扮作是他的副官,东娃扮作的是他的警卫员。
其实,龚学勤书呆子气很浓,除了他的专业之处,很多事情他都不懂;好在彩彩有交待,行程上的事情都要听江大为的。龚学勤倒也听话,一路上都乖得很。
到了重庆,龚学勤在江大为的帮助下,很快就找到了他的同学。直到此时,龚学勤才意识到一个大问题:他的这个同学如果知道了他要干啥,再去特务机关告密,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与同学第一次见面时,龚学勤就留了个心眼,只说自己在29团当副团长,这次回重庆想找点关系、走走上层路线。席间,龚学勤就说让老同学帮忙搞点装备;老同学也就顺势介绍了一下他们那个枪械修理所,以及他们生产的枪械,其中提到了还只是少量装备部队的137毫米的迫击炮。同学骄傲地说,这是他主持研制的,不仅国内只有他们一家生产,就是在国际上,也很难找到。
既然说到这里了,龚学勤就顺嘴问问老同学,就咱们国内这个条件,怎么能搞得出来这个口径的火炮?研制这个东西一定遇到过不少困难吧?还有那个关键的引信怎么解决的?
老同学听见龚学勤这么问,就嘻嘻笑着凑到龚学勤跟前说:“你给我老实交待,你在研制多大口径的炮?” 龚学勤当然矢口否认。之后,老同学就认真起来,说他已经是修理所的副所长了。一周前,刘湘的情报部门负责人专门来修理所叮嘱所长,以后不允许向21军第3师提供任何武器弹药。因此,他希望龚学勤千万别打着29团的旗号在重庆到处窜;同时,他还告诉龚学勤一个地址,说两天后去取龚学勤想要的东西。
两天后,按照老同学说的地址,江大为取回了一大包东西。龚学勤打开一看,里面除有一枚137毫米口径的炮弹外,还有50个引信和几卷图纸。东娃说:“这老同学真够意思呀!” 龚学勤也暗暗称赞不已。
拿到了引信、图纸,江大为就想赶紧走,但龚学勤不干。龚学勤研究了半天图纸,又仔细检查了引信使用材料后,自我得出的结论是:在引信的设计上,有好几个地方没考虑到;在引信所用材料上,其它材料应该影响不大,关键还是雷汞,老同学给的雷汞有防潮防水设计。为此,他让东娃去找李响,请李响帮忙购买这种带防潮防水设计的高品质雷汞。
其实,这事也不怪龚学勤。作为一个学机械的外行,他哪能啥都考虑那么周到。他之前在万县买到的雷汞都是煤矿、石条(片)厂使用的普通雷汞。
完成任务后,三个人搭乘镖局的送镖船回到了万县。江大为带两人到老家住了一晚上后,就准备回大成镇。
江大为这次回万县,江班交待给他有一个任务,那就是要把江爱琳、冬梅带回大成镇。
张爱琳听说,马上就要启程去影子部队,非常高兴。但她告诉江大为,要去部队的不止她一个人,还有她们那个老师和80多个同学。原来,江爱琳在后面参加读书活动时,那脸上的兴奋劲把她出卖了。活动结束后,老师就找到江爱琳,让她把同学们都带走。江爱琳也是年龄小,没有经验,一看老师发现了秘密,也就大概承认了准备去参加我党领导的队伍一事。老师得到江爱琳确认后,反而又担心起队伍的纯洁性问题了。之后,老师和江爱琳在暗中对同学们的家庭、个人平时表达的政治倾向逐一进行了考察,最后确定了一个值得信赖的86人名单,最后他们又逐一对这86人进行了个别谈话。
听了江爱琳介绍的审查过程,江大为觉得这把关工作应该是做得很好了。但他不敢做主,他就让冬梅给杨班发电报,并详细叙述了审查及把关过程,最后收到了“同意全部带回”的电报。
江爱琳知道请示结果及安排的出发集合时间地点后,像个小燕子一样,飞快地在万县的大街小巷中穿梭,仅一个上午就完成了所有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