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成立三个旅(2 / 2)

在编制方面,建议成立三个旅,每个旅两个骑步团、一个炮兵团、一个突击营。这样,既便于将来参加各类战斗时的调配,各个旅也可以单独行动。其中,干部培训学校,由1团的大部分、2团、炮兵1团、炮兵2团,特战队训练队员、警卫连、后勤连组成,即便这样,学校仍然有3000多人。

三个旅的组成及领导建议:

一旅旅长:彩彩,政委:赵成新。由1、2团,炮1、2团组成。

二旅旅长:周中华,政委:赵义军。由3、6团,炮3团组成。

三旅旅长:夏中明,政委:任文德。由4、5团,炮4团组成。

大家对此,议论了一下,但没有更多意见。

从赵成新提出的编制建议就可以看出来,他对彩彩内心的想法把握得很准。一句话,就是要瘦身,以避免引起那位不待见川籍将领的首长注意。

按照赵成新的瘦身方案,瘦身结果将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部队规模上,从近万人降到了3000人。其中,有1000多名队员和教练,1000多名保护部队,这是很正常的配置。另一个方面是在部队的建制上,由于不存在突击师建制,从组织角度来说,2旅、3旅自然也不归干部培训学校领导。可以认为,这两个旅是在彩彩和赵成新的引导下加入红军,并在独自发展过程中,成立了旅一级组织。即便有人提出疑问,也和学校关系不大。

在师领导达到共识的基础之上,突击师召开了团以上干部会议,落实了师领导会议上决定的相关事项。

1937年8月初,根据国共两党谈判结果,我陕甘宁边区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在最后落实每支部队编制的时候,干部培训学校的归属问题,却让首长们感到有点犯难。

第一个难题是:按原有编制,干部培训学校隶属红15军团,应该编入八路军115师344旅。但是,考虑到由红四方面军命令成立的红军狙击培训学校编制没有撤销,作为当时下级的红25军命名为干部培训学校只能当作是代管行为。由此,干部培训学校也可以编入由红四方面军为主组成的八路军129师。因为干部培训学校是一支劲旅,两个师长肯定也都想要。负责编制的干部们,不能因为这件事情给两位师长中的任何一位心里添堵。

第二个难题是:按照国共两党谈判结果,干部培训学校目前仍然在国民党统治区,应该编入新四军。要想编入八路军,又得跟难缠的国民党相关人员谈判。

最后,问题提交到首长们那里,连同其它问题一起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有一位首长就提到,彩彩拉队伍、搞装备的能力非常强,学校的战斗力也非常强悍。为此,他的建议是,为避免与国民党扯皮,同时也为助力新四军发展,建议将学校名义上划归新四军管辖,实际上让它独立发展,让彩彩继续拉队伍、搞装备。这样,对部队的建设和党的事业将更加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