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营即原2营,由侦察连、窦家国那个连组成。营长:魏光州(原侦察连连长),副营长:窦家国,教导员:赵君波(原侦察连指导员)。
4营由平昌县城驻防营组成,营长:任文德,副营长耿金师,教导员:袁表福。
5营由伤愈官兵组成。营长:赵义军,副营长:赵平,教导员:陶柱军。
6营为炮兵营,营长:沈涛,副营长:黄红宇,教导员:瞿明哲。
伤愈的5个连长选3人当4、5、6营教导员,2人当4、5营副营长。
大家对彩彩的建议,没有意见。
但在讨论下一步攻击目标这个关键问题时,大家意见很多。最后还是彩彩确定,就打开江县城。
考虑到赵成新在当警卫连连长时,曾随王昆攻占过开江县城,最近又与小马班偷袭过敌人的军营,彩彩就让赵成新、小马班带着1营、4营、5营和炮营前去攻打开江县城。
会后,赵成新请彩彩在战术安排方面给些点拨,彩彩问他,敌人最怕那支部队,“影子部队!”,赵成新一下就明白了。
之后,江班、梅班、小马班又商量了几次3、4、5营的整合问题。最后拿出的方案是:
3营的两个连,连排长不动,以班为单位互换。也就是1连的1、3、5、7、9、11班调整到2连,2连相应的班对换到1连。
4营、5营,营连长不动,以排为单位互换。
经过这样一次调整,各连排的战斗力应该得到基本的保证。
又过了一周时间,也就是1936年4月15日晚上,赵成新、小马班就带着部队出发了。他们昼伏夜行,5天后来到了开江县城。
开江县城地处四面环山谷地,县城没有城墙。敌人驻防营位于县城东部,西面与民房相连;正东面全都是种植蔬菜的菜地。营房南面的一条东西向大道将菜地辟为了两半,大道距离两边山脚不到1公里。但军营的面积挺大,在红四方面军反“六路围剿”胜利前,这里曾长时间驻扎有军阀刘存厚的一个团。
部队到达县城后,趁着夜色,赵成新先让5营的官兵摸掉了敌人的明暗哨,然后让炮兵营在两边山头建好了迫击炮阵地,在正东面一字排开了72门小炮。与此同时,在两边的山脚下和小炮阵地的前面,由1营370多名狙击队员形成了一道圆弧形的包围线。4营负责保护炮兵阵地,5营则穿插到敌人军营与民房的结合部阻击敌人,防止敌人窜入居民区。
布置完成后,过了一会儿天就开始慢慢亮了。待早起的敌人炊事兵发现被包围后,马上就报告了营长。
敌人营长一见这阵势,就知道大势已去。特别是当他从望远镜里看到那些拿着怪异步枪的半大孩子时,就知道自己遇到了“影子部队”,再负隅顽抗只能徒伤兄弟们的性命。
很快,四个连长来到了他的身边,连长们都说服从他的决定。于是,他就命令副官到红军阵地请降。
就这样,赵成新和小马班圆满地完成了攻打开江县城的任务,俘虏了一个营的敌人,缴获了大量的物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