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红色狙击培训学校的女校长 > 第107章 以假乱真 逃出生天

第107章 以假乱真 逃出生天(2 / 2)

邓大猛同时命令在长岭镇的梁平大队进驻镇巴县城,万县大队、榴弹炮大队、迫击炮大队明日返回镇巴县城。待梁平大队到达县城后,留下榴弹炮大队,万县大队和迫击炮大队立即起程前往西乡县五里坝镇。

另外,邓大猛还命令侦察大队,随时报告王三春这股土匪的行踪,并在巴庙镇和西乡县五里坝镇之间寻找伏击战场。

邓大猛之所以没有着急,是因为他知道,像王三春这帮土匪之类的地方部队,既是双枪将,又缺乏训练,他们号令不明、纪律不严。如果不是要他们的命,他们的行动速度是绝对快不起来的。

行军路上,何文德告诉邓大猛,这些土匪都是惯匪,人数众多,他们狡猾得狠,他们见弱就欺、见强就躲,即使你将他全部包围,他们也有逃出去的办法,所以,我们不应该有全歼的想法,打残他们就行。

邓大猛听了何文德的想法,很是受用,因为他正在设想,怎样才能包围并全歼这股土匪。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何文德的认识非常对。1934年4月,王三春这股土匪,在刘湘调动所部和驻防陕南的第十七路军合力“围剿”下,先是逃往湖北竹溪县,随后又率余部七八百人分散流窜陕南,重整旗鼓,终于重新占据镇巴县。1939年,王三春这股土匪因恶行太盛受到国际关注,蒋介石不得已,只好命令驻防商县并任西荆公路预备第一师师长的谢辅三率部入山进剿。谢辅三吸取国民政府军多次围剿王部均告失败的教训,化整为零,联合友邻部队,历时10个月,终于将王的残部围困在户县秦岭北麓的太平峪。弹尽粮绝的王三春才缴械投降。

有了何文德的建议,邓大猛想法变了。他想,自己手里有迫击炮大队,只要掌握这股土匪的行踪,要打残他们,应该还是很容易的。

又过了两天,侦察大队发来电报,土匪已经到达碾子镇。

第三天,侦察大队发来电报说,找到了一处比较理想的伏击场地。这个场地位于五里坝镇以北五公里左右,那里有一处折叠的弯路,是一处打伏击的好地方,并且这个地方是土匪从碾子镇前往西乡县城的必经之地。

于是,邓大猛带领部队于当天就赶到了位于折叠弯路附近的后湾坡村。

第二天吃完早饭,邓大猛带着几个大队长查看伏击场地。这时候,何文德又提醒邓大猛,土匪很狡猾,小心他采用分部通过的办法,让我们只能逮住他一部分。

邓大猛认为说得有道理,查看完阵地后,他们几个人又聚到一起继续商量,最后拿出了一个完善的伏击方案。

当天的后半夜,万县大队和迫击炮大队赶到了邻近的龙洞河村。第二天早上,迫击炮大队即分6处在半山上开始构筑迫击炮阵地。6个阵地间隔1.5公里,由此可以控制9公里长的大道。每个阵地布置2个迫击炮中队,48门迫击炮。中间4个阵地,还要加上3个普通大队分别装备的48门小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