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部队改编问题,连排长们提出了不少的方案,但还是邓大猛提出的方案最为全面、可行。此方案的主要内容为:
设立大队部:大队长:王昆,党支部书记:待川东游击军选派,副书记:杨大田,参谋:邓大猛。另设通信排、参谋室等。
将现有部队改编为10个中队。其中:
1-6中队为6个步兵中队,每个中队编制120(差额人员以后补齐)
每个中队下设三个分队,每分队32人。
每分队设2个普通步兵小队,每小队10人;一个火力支援小队,12人,先配置3门小炮,1挺重机枪,4挺轻机枪,以后视情况增加。
一个炮兵中队,120人,装备24门迫击炮;
一个机枪中队,120人,装备重机枪8挺,轻机枪40挺;
警卫中队,编制60人(差额人员以后补齐);
突击中队:以实际人数定编制,由警卫排二班扩编组成。突击中队由于为新设部队,王昆想让邓大猛去担任中队长,同时兼任营部参谋。但邓大猛不同意,说怕自己墨守成规的思想影响彩彩和猎人们精锐作用的发挥,只承诺有任务时可以带队。邓大猛提出,还是按原先的正副安排,由彩彩任中队长,杨班任副中队长;大于班、孙班、韩班分别担任排长。由于没有其它合适人选,王昆只能同意。
医疗队:队长:周广金
维修小组:组长:龚学勤
在讨论的过程中,大家又对上述方案进行了一些修补。最终一致同意按此方案进行改编。
过了几天,支队任命的党支部书记李宪民到任。两人经过一天的接触后,王昆认可了李宪民,认为他和李清一样,是一个有相当水平的军政干部。王昆能把部队发展到目前的规模和水平,李宪民也特别佩服。
很快,王昆就召集了排长以上干部会议。会上,李宪民介绍了川东北根据地建设情况,敌我形势;王昆传达了上级有关隐蔽发展的命令,即分散行动、隐蔽出击,扫清民团、建立红色政权。同时,还分配了各中队的进击地域,明确了各中队的任务,以及由东向西的攻击顺序。
在解说执行要点时,王昆强调,为了执行隐蔽发展策略,各部队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隐蔽番号,尽量以当地的私人武装、训练团、自卫团、土匪等身份,隐蔽出击、歼灭民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