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何庆东献“良策”(1 / 2)

正在这时,山下值勤喽啰来报,有十几个人要来“靠棚”。

在四川,土匪的黑话很多,比如有:歪人、棒客、棒老二、刀客,边棚、哨棚、总棚,天王、大王、老摇、舵爷、大哥等等,为便于理解,就不再使用;另外,土匪的脏话也全部去掉,全改为正常语言。

大哥一听,有人想来入伙,好呀,正是缺人手的时候,真是想睡觉就来枕头,太好了。

“让他们上来吧,老子正缺人手呢!”

“是,大哥!”

大哥叫何文德,原来是个道观的住持,由于香火旺盛,日子过得很是逍遥。没曾想,道观旺盛的香火,被一个大财主盯上,结果就是他被扫地出门。在去寻找师兄的路上,他又被一伙拦路之人强拉入伙,由此,步入了绿林。

由于这个何大哥出身道家,是以“道”为最高信仰,因此,为人非常仁义,在附近的三府五县很有名气。正因为如此,才会有那么多的土匪来投靠他,他的队伍规模也才越来越大。

很快,一行17人就被带上山来。这17人就是二营侦察连挑选出来的队伍,当然还有韩班和侦察连长何庆东。

大当家用黑话对韩班进行了一些问询,知道了这些人的来历。

原来这些人都是从七洞沟逃出来的。几个月前,有一个民团的中队长带着几个人到七洞沟入伙,没想到,入伙后,这家伙胆大妄为,居然把原来的几个哥都给杀了,自己当起了大哥。弟兄们不愿意,他们这几个江安县的老乡就结伙逃了出来,逃出来后由于没有地方可去,商量来商量去,就投奔连天山来了。

大哥一听韩班这么说,他马上就相信了。他很清楚,虽然土匪中很多人穷凶极恶,但大多数有能耐的人都特别讲义气;再说了,出来当土匪,就是为了混口饭吃,为了逍遥自在,这里没有大哥后待着不舒服,那就找一个能让爷舒服的地方。因此,他相信韩班说的话,信任他们这些人。

当晚,连天山山寨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入伙仪式,欢迎韩班他们17人入伙。

大哥看他们17个人,虽然身体都有些瘦,但精神气足,每个人都很精干。或许是要防着新来的人,又或许是要照顾他们,因此,没有派他们去守路口,也没有派他们去运物资。只让他们留守在总寨周边,承担警卫部队的职责。

没过几天,何庆东就了解清楚了。山寨现有400多人;原有6个头领,且各有特点,大哥仁义、二哥智谋、三哥凶狠、四哥贪婪、五哥乖巧、六哥能干。三哥被人打死后,现在只剩五名头领了。目前,正集中全力,准备迎击上马镇那个“光荣连”。

又过了几天,大哥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会后,二哥征询韩班的退敌之法,韩班向二哥推荐了“智多星”何庆东。

何庆东在二哥跟前自我问答了三条思路。一是全力防守,山上的人力、物资有限,最终一定是被攻破的结局。二是请求外援,但现在周边已经没有强力的山寨了,再说,谁敢来援、谁愿意来解围?三是三十六计走为上,弃寨转移,另寻它处。

二哥见何庆东很有想法,于是就说他的思路是全力防守。听二哥直截了当地这么说,何庆东暗自思忖:这应该是几个头领商量的结果,也许是在试探自己呢。但二哥却继续说,他认为山寨是一个天然的屏障,加上又建了不少的防御设施,应该能防住“光荣连”的攻击。另外,他舍不得这些山寨,建起来不容易。

何庆东顺着二哥的思路说,如果全力防守,仅仅“光荣连”的炮击,我们就无法抵御。连天山没有险峰隘口,防御设施经不起几发炮弹的攻击。再说,如果被天天炮击,没完没了的,时间一长,连天山人心就有可能散了。

二哥有点想明白了,但还不甘心,就独自回家继续思考去了。

何庆东的三条思路不是他想的,是独立团领导们分析的结果,领导们还认定连天山一定会三条腿走路,固守、求援、转移同时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