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245章 虚拟现实星际实训

第245章 虚拟现实星际实训(1 / 2)

第二百四十五章 虚拟现实星际实训

“启明3.0”人工智能教学系统所带来的震撼尚未平息,那段源自AI核心的诡异“伪代码”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联盟高层心中漾开层层不安的涟漪。加强对“太初”AI的监控成为最高指令,但林枫和苏晓都明白,被动防御终究是下策。真正的安全,源于自身的强大与不可预测性。如果未知的威胁能通过数据渗透,那么最好的回应,就是培养出能够超越数据、在真实与虚拟的边界上游刃有余的下一代。

“理论知识的传授,AI已经做到极致。但纸上得来终觉浅,尤其是应对星海中那些无法预料的危险和复杂局面。”林枫在最高战略会议上指出,“我们的年轻人需要的不再是温室里的模拟,而是无限接近真实、甚至比真实更残酷的实战锤炼。我们需要一个能够将‘人工智能教学’成果彻底转化为生存本能和战斗力的终极训练场。”

苏晓立刻领会了他的意图,眼中闪烁着技术狂人才有的光芒:“您是说,将‘奥林匹亚虚拟宇宙’的技术和理念,下沉并融入到日常教育体系中,打造一个常态化、全覆盖、高拟真的 ‘虚拟现实星际实训’平台?”

“没错!”林枫斩钉截铁,“这个平台,将是我们‘科学派星际教育’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也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最重要基石。它必须达到——虚拟与真实的边界模糊化!”

一项代号为“铸魂”的超级工程就此启动,其目标远超之前的“奥林匹亚虚拟宇宙”。“铸魂”平台要打造的,不是一个赛事用的临时场景,而是一个能够覆盖从基础教育到尖端研究、从单兵作战到文明推演的、持续运行、不断进化的“平行实境”。

技术核心:感知沉浸与规则拟真的双重突破。

苏晓团队面临的第一个挑战,就是如何突破现有虚拟现实技术的“感官天花板”。他们不再满足于视觉和听觉的逼真,而是要实现全感官乃至神识层面的沉浸。

? 灵枢舱全面升级:新一代的“灵枢舱”采用了生物灵能接口和神经织网技术,能够更精确地捕捉和反馈使用者的肌肉微电流、神经信号乃至浅层神识波动。在舱内,学员不仅能“看到”、“听到”虚拟世界,还能真切地“感受到”不同星球的重力差异、极端环境的温度变化、能量冲击对护体灵光的压力,甚至能模拟出受伤时的痛觉和灵力滞涩感。

? 规则引擎极致拟真:平台搭载了史上最强的“多物理场规则引擎”,能够近乎百分百地模拟已知宇宙的各种物理规则、灵能效应、化学反应乃至部分模糊的规则层面现象。在这里,施展一个火球术,需要精确计算环境气压、空气成分对燃烧的影响;布置一个阵法,必须考虑所在地的地脉灵流和空间曲率。任何细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术法失败甚至“虚拟死亡”。

应用场景:从基础教学到文明沙盘。

“铸魂”平台根据教育阶段和培训目标,划分出多层级的实训空间:

? 基础技能区:面向广大学生,提供海量的标准化实训模块。例如,丹道学员可以在这里无限次进行高危丹药的炼制尝试,爆炸了也不过是重置数据;灵能工程学员可以拆解、组装复杂的外星机械,无需担心损坏天价实物。

? 综合任务区:模拟各种极端、复杂的真实场景。如:星际商船遭遇未知星域风暴的紧急处置;探索充满致命生物和奇异规则的外星遗迹;甚至模拟联盟早期对抗魔修的大型战役,让学员亲身体验历史节点。

? 高级战略推演区:最高权限区域,用于模拟星际外交、文明冲突、大规模生态危机干预等宏观战略问题。参与的不再是个人,而是由高级官员、将领、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在AI模拟的、拥有高度自主性的“外星文明”或“灾难情境”中进行对抗与合作推演,其决策可能影响平台内“虚拟文明”长达数百年的发展走向。

灵魂特性:动态演化与“意外”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