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239章 传统丹派星际没落

第239章 传统丹派星际没落(2 / 2)

最新的“星际丹修高考”中,关于传统君臣佐使、火候把控的题目比例大幅缩减,取而代之的是灵能材料分子式、反应动力学、区块链加密原理等“科学内容”。想要进入顶尖的丹道研究院?可以,先通过“灵能编程”和“高等数学”的考核!

“灵力星际奥林匹克”大赛,最受瞩目的项目,不再是传统丹道的“斗丹”,而是“极限环境下的丹药稳定性设计”和“基于新材料的丹方AI推演算法竞赛”。

就连以往最看重“丹道天赋”和“心性悟性”的收徒标准,也变成了更看重“逻辑思维”、“学习能力”和“对新技术接受度”的“科学素养评估”。

一夜之间,传统丹师们苦修数百年的技艺、视若珍宝的经验,似乎都成了“落后”、“不精确”、“效率低下”的代名词。年轻弟子纷纷离开丹霞峰这样的传统山门,涌入各种“速成班”,学习如何操作自动化丹炉、如何分析灵能数据、如何编写智能合约。对他们而言,能快速炼制出符合星际标准、能卖上好价钱的丹药,才是实实在在的前途。那种需要数十年如一日打磨、靠“悟性”和“机缘”的传统丹道,太慢,太不确定了。

丹霞峰的没落,并非个例。联盟境内,几乎所有以传统技艺着称的丹道宗门、世家,都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人才断档,传承凋零,市场萎缩。曾经门庭若市的古老丹坊,如今门可罗雀。一些中小型传统丹派,甚至不得不转型,成为大型工业化丹企的原材料供应商,或者承接一些“科学丹”不愿涉及的、利润微薄的冷门丹药定制业务,勉强度日。

“我们……错了吗?”一位传统丹派的长老,在一次小范围的聚会上,醉眼朦胧地喃喃自语,“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真的就一文不值了吗?”

无人回答。只有窗外,现代丹业园区那永不熄灭的灵光,将夜空映照得如同白昼,也映照出他们脸上深刻的皱纹和无法掩饰的迷茫。

联盟高层并非没有注意到这一现象。林枫在一次内部会议上,也提及了此事:“传统丹派的困境,是时代变革的阵痛。我们尊重传统,但不能因循守旧。科技的浪潮不可阻挡,我们要做的是引导,是融合,而不是抱残守缺。”

苏晓则从技术角度提出:“传统丹道中蕴含的许多哲学思想和对能量、物质交互的直觉理解,其实具有很高的价值。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用科学的方法,去解析、量化这些‘只可意会’的经验,将其转化为可学习、可复制的模型,反过来促进科学炼丹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理念是美好的,现实却是冰冷的。在“效率至上”、“市场为王”的星际贸易洪流中,传统丹派这艘古老的航船,正在不可避免地缓缓沉没。它们的“没落”,似乎已成定局。

这一日,玄玑真人独自一人,登上丹霞峰最高处。山风猎猎,吹动他雪白的长须。他望着脚下那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山河,望着远方星海中往来穿梭的贸易星舰,久久沉默。

他的手中,摩挲着一枚温润的玉简,里面记录的,是丹霞峰一脉相传的最高丹道秘法——《九转金丹诀》。此法需以心神淬炼,耗时百年,方有可能炼成一粒,有夺天地造化之效。可如今,还有谁,愿意花百年光阴,去炼一粒可能永远也卖不出去的丹药呢?

一声几不可闻的叹息,消散在风里。

传统丹派的星际没落,是丹修文明在科技飞跃和星际扩张进程中,必然付出的代价,也是一代人在时代车轮下,无法言说的悲歌。然而,古老的智慧真的会就此湮灭吗?或许,在未来的某个节点,当科技遇到无法逾越的瓶颈时,这些被尘封的传统,会以另一种形式,重新焕发出惊人的光彩。只是此刻,夜色正浓,寒意料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