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159章 跨位面环境保护

第159章 跨位面环境保护(2 / 2)

? 阶段三:长期合作与监控(未来方向)。

? 建立机制: 如果合作顺利,推动建立“跨位面环境保护临时协议”,为未来处理类似危机提供范本。

? 联合监控: 共同监控位面结构变化,分享数据,提前预警。

? 巨大风险与挑战:

? 沟通失败: 对方文明可能无法理解信号,或抱有敌意,拒绝沟通。

? 技术鸿沟: 双方技术体系差异巨大,联盟的方案可能不适用,或对方无法理解。

? 引火烧身: 接触可能暴露联盟的存在和位置,引来“播种者”或其代理人的注意。

? 资源消耗: 援助行动将消耗联盟本可用于自身发展的宝贵资源。

? 伦理困境: 若对方文明拒绝合作或无力自救,联盟是否应冒着更大风险进行更强力的干预?界限在哪里?

计划充满不确定性,但这是目前所能想到的最合理的方案。

“护盾”行动:在虚空中的对话

“位面护盾”行动悄然启动。联盟最强大的信号阵列,对准了那个遥远的、正在呻吟的位面,开始持续发送那封装着警示与善意的“宇宙瓶中信”。

日子在焦虑的等待中一天天过去。就在联盟几乎要放弃希望,准备启动风险更高的备选方案时,转机出现了!

灵枢-玄玑捕捉到了一段来自目标位面的、极其微弱但结构清晰的回应信号!信号中包含了简单的几何图形和能量频率回应,表明对方至少接收并部分理解了联盟的信息,并表现出尝试沟通的意愿!

虚拟会议室在万界台紧急搭建起来。流云宗和镜玄界最顶尖的空间环境专家、外交官,以及灵枢-玄玑的虚拟形象,与全息投影中呈现的、几个身形模糊、散发着疲惫与焦虑气息的异界文明代表,开始了第一次跨越位面的对话。

沟通异常艰难。双方的语言、思维模式、甚至对基本物理规则的理解都存在细微差异。但依靠灵枢-玄玑强大的实时翻译和逻辑推演能力,以及双方对生存的共同渴望,交流总算得以进行。

对方自称“守护者一族”,其世界确实曾被一种名为“混沌蚀晶”的恐怖物质污染。他们倾尽文明之力建造的“净化之光”网络,虽然遏制了蚀晶的蔓延,却也确实产生了难以处理的“规则残骸”(即联盟所称的净化灵渣)。他们早已察觉到世界根基的动摇,但一直误以为是蚀晶残留的后续影响,直到收到联盟的警示,才如梦初醒!然而,他们的技术体系偏向于能量直接操控,对规则层面的精细处理和空间加固技术极为欠缺,面对已成滔天之势的灵渣,几乎束手无策。

联盟专家团在仔细研究了对方提供的部分数据后,心情更加沉重。对方净化行动的规模远超想象,积累的灵渣量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其位面结构的受损程度也比预想的更严重。

合作的曙光与沉重的代价

尽管问题棘手,但沟通渠道的建立本身就是巨大的成功。联盟立即启动了有限度的技术援助:

1. 信息共享: 提供了关于灵渣稳定化封存的基础理论框架和几种相对安全的临时封存方案。

2. 技术指导: 远程指导对方文明,利用其现有资源,在关键的空间节点布置简易的“规则锚定符阵”,以减缓结构崩塌的速度。

3. 物资支援: 通过一个预先设置好的、小型的一次性跨位面传送阵,输送了一批紧急的空间稳定灵材和环境监测法器。

这些援助对于“守护者一族”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他们感激涕零,开始按照联盟的方案进行紧急处置,位面结构恶化的速度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然而,这只是杯水车薪。要彻底解决危机,需要的是系统性、大规模的技术升级和资源投入,这远非联盟目前所能承担。而且,在援助过程中,灵枢-玄玑监测到,在目标位面附近,出现了几次极其短暂的空间扰动,其波动特征与之前“播种者”的窥探迹象有某种相似之处。这无疑给合作蒙上了一层阴影。

“位面护盾”行动,让联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将“环境保护”的视野,投向了自身疆域之外的广阔多元宇宙。他们拯救了一个濒临崩溃的文明,也为自己消除了一个潜在的巨大威胁,但更重要的是,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在相互连通的多元宇宙中,没有一个文明能独善其身。任何一个位面的环境灾难,都可能演变成所有邻居的灭顶之灾。

“这次事件,给我们上了沉重的一课。”赵乾在行动总结会上,语气沉重而坚定,“‘跨位面环境保护’,不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口号,它必须成为联盟未来对外战略的基石之一。我们需要建立更完善的宇宙环境监测网络,需要研究更高效、更清洁的污染治理技术,需要制定与不同文明打交道的环境准则。我们的‘丹修文明可持续发展’,必须包含‘跨位面’的维度!”

联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开始将目光投向更遥远的星空,思考如何将“净化塔”技术升级为更环保的版本,如何开发能安全处理跨位面污染物的新技术。一条充满挑战、却关乎所有文明共同命运的、全新的科技树分支,正在悄然萌芽。而联盟,在经历了内部生态建设的洗礼后,终于开始以一个负责任的大文明姿态,谨慎地迈出了守护多元宇宙环境的第一步。这一步,注定将引领他们走向更加波澜壮阔却也更加危机四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