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修仙之我在搞科学 > 第111章 空间折叠炼丹房

第111章 空间折叠炼丹房(1 / 2)

第一百一十一章:空间折叠炼丹房

“反物质丹炉构想”(创世之火计划)的启动,如同在流云宗这艘刚刚驶出魔灾风暴的残破巨舰上,安装了一台理论上能提供无限动力、却也可能瞬间自爆的恒星引擎。其蕴含的希望与风险都过于极致,以至于宗门高层严格将其限制在理论与关键技术预研阶段,严禁任何实体实验。然而,这条通往终极力量的道路所带来的资源消耗与技术支持需求,却是实实在在、迫在眉睫的。

理论推演需要“星算一号”海量的算力,新型约束场的研究需要耗用宗门所剩无几的稀有灵材,而针对“混沌之根”净化方案的前期模拟,更是需要海量的、属性极端纯净的灵能数据进行验证。这一切,都让本就在魔灾中元气大伤、刚刚依靠不稳定地核能源勉强恢复部分元气的流云宗,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资源压力。尤其是作为宗门根基的丹堂,其传统的炼丹房在之前的战火中损毁严重,修复缓慢,而高品阶丹药的炼制,对环境稳定性、灵气浓度、空间静谧性要求极高,现有条件难以满足“创世之火”计划对特定实验性丹药和灵能催化剂的需求。

“我们必须提升炼丹体系的效率和能力,尤其是应对极端、高要求炼丹任务的能力。”在一次关于资源调配的紧急会议上,丹堂葛洪长老眉头紧锁,“现有的丹房,别说支撑反物质相关研究,就连大规模生产供应宗门重建和弟子修炼的基础丹药都捉襟见肘。我们需要一种……突破性的解决方案。”

传统的扩建丹房,占地广、耗材多、建设周期长,且受限于地脉灵气分布,显然无法满足当下的急迫需求。众人的目光,再次不约而同地投向了科学派,投向了那些已经创造出无数奇迹的技术。

赵乾沉吟片刻,一个早已在脑海中酝酿的构想逐渐清晰:“或许,我们可以换一个思路。不是向外扩张物理空间,而是……向空间本身要容量。”

“你的意思是……?”葛洪长老似乎想到了什么,眼中闪过一丝惊异。

“空间折叠技术。”赵乾肯定地说道,“我们已经在‘空间折叠仓储术’上取得了成功,能够将巨大的储物空间压缩在方寸之间。那么,为何不能将这项技术,应用于炼丹房?建造一个……外部体积有限,内部却拥有广阔天地的‘空间折叠炼丹房’?”

这个构想,将修仙界对洞天福地的向往,与科学派的空间技术结合,指向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系统,推演基于‘空间折叠仓储术’构建多功能、可定制化‘空间折叠炼丹房’的可行性方案。”赵乾对灵枢下令。

“指令收到。项目‘须弥丹境’启动。”灵枢迅速响应。

【需求分析:需实现一个或多个具备以下特性的炼丹空间:1. 外部结构紧凑,内部空间可扩展(至少百倍容积起)。2. 内部环境参数(灵气属性、浓度、温度、压力、时间流速等)可独立精确控制。3. 具备高度隔绝性,防止炼丹时能量外泄或外界干扰。4. 可与现有能源网络、物料输送系统无缝对接。】

【技术路径推演:】

1. 空间折叠核心: 关键难点。需制造稳定的“空间褶皱”,并将其锚定在特定容器内。方案:升级现有“空间折叠仓储术”,采用“跨界材料学突破”获得的“空冥石”精粹作为空间基质,结合“空间锚定技术突破”原理,刻画高维空间稳定灵纹,制造“空间折叠核心”。

2. 内部环境调控: 核心功能。方案:在折叠空间内壁集成微型化的“自动化控火符阵”(调控温度)、“灵力波动频谱分析”传感器网络(监测环境)、“魔气污染净化塔”衍生技术(净化灵气)、“力场护盾”局部应用(控制压力区域)。甚至可尝试引入尚在概念的“时间流速实验室”相关研究,进行局部时间流速微调(高风险)。

3. 接口与安全: 设计标准化的“空间门户”,与外部进行物质、能量交换。门户需具备强大的空间锁和能量过滤器,防止内部失控或外部入侵。整体结构需有自毁和紧急隔离机制。

【关键挑战:1. 大规模空间折叠的稳定性维持,避免空间坍塌。2. 复杂环境参数的独立精准控制与协同。3. 高能耗问题,尤其是维持空间稳定和调控环境。4. 时间流速操控的理论风险与实现难度。】

【推荐方案:分阶段实施。先建造基础版折叠炼丹房(仅空间扩展+基础环境控制),验证技术可行性,再逐步增加高级功能。】

方案虽然复杂,但其展现出的前景极具吸引力。一个可以随身携带、内部如同洞天、环境随心所欲的炼丹房,对任何丹修都是梦寐以求的!这不仅能极大提升炼丹效率和成功率,更能实现许多在传统丹房中无法进行的特殊丹药炼制。

在云鹤真人的支持下,代号“须弥丹境”的空间折叠炼丹房研发计划,正式启动。这同样是科学与传统丹道的一次深度碰撞。

研发与建造:巧夺天工

科学派与器堂、符堂再次紧密协作。

1. 空间核心炼制: 这是最关键的步骤。器堂大师们利用珍贵的“空冥石”精粹,在特制的“高压反应釜”中,辅以复杂灵火,将其熔炼成一种具有空间延展性的基底材料。符堂长老则在一旁,以自身精血为引,用特制灵刃在其上刻画肉眼难辨的、蕴含空间道韵的稳定灵纹。每一个核心的诞生,都伴随着巨大的资源消耗和炼制者的心神损耗。

2. 丹房“外壳”与内构: 炼丹房的外壳被设计成一个个标准化的、看似普通的金属或玉质方舱。内部,则通过激活空间核心,拓展出数亩乃至数十亩的广阔空间。在这片人为开辟的空间内,科学派按照功能分区,铺设灵能线路,安装环境调控模块,划分出常温常压区、高温高压区、极寒凝丹区、特定灵气属性区等。

3. 控制系统集成: 每个折叠炼丹房都接入灵枢的子控制系统。丹修可以通过外部的控制面板或神识连接,精确设定内部环境的各项参数,如同操作一台精密的仪器。炼丹过程的数据会被实时记录和分析,用于优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