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未雨绸缪·针锋相对(1 / 2)

江市,“月华文创投资基金”的办公室内,灯火通明。

萧月召集了核心团队,神色冷峻。

她没有透露具体威胁来源,但明确告知项目可能面临“非商业层面的恶意干扰”。在顶尖法务和安保顾问的协助下,一套严密的防御和反击预案被迅速制定出来。

“所有对外合作协议,增加最严格的保密和无限责任追索条款。”

“项目关键数据,实行物理隔离和多重加密备份,不在云端留存任何敏感信息。”

“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及权威媒体的沟通,提前报备项目社会价值,争取舆论支持。”

“核心团队成员及其直系亲属的安保级别,即刻提升至最高。”

一条条指令清晰下达,萧月展现出与她外表不符的果决与强悍。

她很清楚,面对那种层面的威胁,退缩和妥协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唯有展现出更强的实力和更坚定的决心,才有可能震慑住暗处的黑手,为自己赢得生存空间。

她动用的是自己多年来积累的人脉和资源,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在向家族内某些可能默许甚至参与施压的力量,展示她的独立能力。

“另外,”萧月对负责政府关系的总监吩咐道,

“以基金的名义,向汉东省几个重要的文化扶贫和青少年艺术教育项目,捐赠一笔资金,手续要合规,宣传要适度。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我们在做的是有益于社会的事情。”

这不仅是为了塑造正面形象,更是一种无声的宣告:她萧月走的路,符合政策导向,站在道义高点,不是谁想动就能动的。

与此同时,江南古镇的苏明月,在收到萧月的警示和经历了“星探”事件后,也悄然改变了策略。

她不再闭门创作,而是主动联系了当地几位德高望重的老艺术家和工艺大师,以请教和交流的名义,建立了联系。她带着自己的画作,真诚地请他们指点,同时也用自己所学,帮助古镇小学开设了公益美术课堂。

她的举动,很快赢得了小镇居民的尊重和喜爱。当她再次坐在画架前时,心态已然不同。她不再仅仅纠结于个人情感的宣泄和艺术的突破,而是将古镇的风土人情、那些质朴的劳动者和天真孩童的身影,逐渐融入笔端。

她的画作中,那道挣扎的光,开始与具体的人和事结合,变得更有力量,也更接地气。这种扎根于生活的创作,无形中为她构筑了一道柔韧而坚实的保护层。

汉东,省委大院。

陆则川也接到了祁同伟的汇报,得知了萧月和苏明月近期遇到的“小麻烦”。他站在办公室的巨幅汉东地图前,目光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