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指示祁同伟:“让相关部门按程序核实读者反映的情况,实事求是,公开透明。如果是谣言,坚决澄清;如果确实存在工作疏漏,立即整改,追究责任。” 他的处理方式冷静而程序化,不给任何借题发挥的空间。
然而,这小小的涟漪,还是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高芳芳。
她在一次与其他领导夫人的茶话会上,隐约听到有人“无意间”提起这件事,语气带着同情和惋惜:
“则川书记也是不容易,用人压力大,这不,刚提拔的人就惹出点小麻烦……”
高芳芳端着茶杯的手几不可察地抖了一下,脸上温婉的笑容险些维持不住。
她强忍着内心的惊涛骇浪,敷衍了过去。一回到家,她立刻拨通了高育良的电话,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惊慌:“爸!您看到那个报道了吗?是不是……是不是冲则川来的?会不会牵连到您?”
高育良在电话那头语气“平静”地安抚她:“一篇小报道而已,则川会处理好的。你不要自乱阵脚,做好你该做的事。”
但他越是平静,高芳芳就越是心慌。她感觉那张温柔的网正在破裂,恐惧像冰冷的潮水,一点点漫过她的脚踝,向上蔓延。
与此同时,这片涟漪也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扩散到了林薇那里。
她在一个专注于时政分析的小众网络论坛上,看到了对这篇报道的解读和延伸讨论。一些匿名的分析将此事与汉东高层的博弈联系起来,提到了“新老势力交替”、“改革阻力”等字眼。
若是以前,林薇对这类政治八卦毫无兴趣。
但此刻,因为乾哲霄,因为她近期阅读的那些试图理解社会运行规律的书籍,她竟然看得津津有味,甚至开始尝试用自己刚刚学到的一点皮毛,去分析背后的逻辑。
她发现,自己开始关心这片土地上正在发生的、真实而复杂的变革。
她想起乾哲霄那句“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论述。
这篇小小的报道,以及它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不正是某种“弱势文化”思维——试图通过制造事端、依赖关系来阻碍变化——的体现吗?
这种认知让她感到一种奇异的兴奋。
她不再仅仅是个旁观者,她开始尝试理解这场棋局。
而这一切的起点,都是那个住在破旧筒子楼里的男人。
她合上电脑,望向窗外。
天色渐晚,华灯初上。
她忽然有一种强烈的冲动,想去见见他,不是去问问题,只是想……靠近那种洞悉一切的平静。
她知道他大概率还是会拒绝,但她还是拿起车钥匙,走出了酒店房间。
“礼物”已经送出,涟漪正在扩散。
每个人都被这涟漪影响着,推动着,走向各自未知的明天。
而更大的风浪,还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