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东省城,省委家属院内一栋安排给主要领导的别墅,灯火通明。
这里比京城的陆家老宅少了几分历史的厚重,却多了几分体制内特有的规整与距离感。
陆则川选择让高芳芳住在这里,而非他自己那套绝对私密的西子湖畔别墅,这个决定本身,就足以说明很多问题。
高芳芳抵达时,陆则川还在省委开会。
她并没有流露出任何不满,而是带着温婉的笑容,在秘书和工作人员的协助下,熟练地指挥着安置行李,将带来的几件她亲自挑选的瓷器和小摆件放在客厅显眼处,又去厨房看了看,叮嘱保姆晚上准备几道陆则川偏爱的、口味清淡的淮扬菜。
她举止得体,言语温和,俨然一位细心周到、关怀丈夫的贤内助。
当陆则川带着一身疲惫踏入家门时,看到的便是这样一幅温馨的场景。
餐桌上摆着精致的菜肴,高芳芳穿着一身质地柔软的米白色家居服,未施粉黛,长发松松挽起,正微笑着为他盛汤。
“则川,回来了?快洗手吃饭,工作再忙也要注意身体。”她的声音柔得像水,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没有丝毫抱怨他晚归的意思。
陆则川点了点头,心头确实掠过一丝暖意。
这种归家后有人等候、有热汤暖饭的场景,总是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
饭桌上,高芳芳绝口不提京城的流言蜚语,也不主动询问汉东复杂的政局,只是细心地为他布菜,聊些孩子在京城的近况(孩子一直由陆家老宅的保姆照看),说孩子又学会了哪些新词,画了什么有趣的画。她刻意营造出一种远离权力斗争、只属于他们夫妻二人的温馨氛围,这是感情牌。
“爸……在省委那边,还好吗?”直到饭快吃完,高芳芳才仿佛不经意地提起,语气里带着女儿对父亲自然而然的担忧,眼神却小心翼翼地看着陆则川的反应。
“我回来前,京城有些不着调的风言风语,听着让人心烦。我知道爸有时候做事方法可能比较……但他是为了汉东大局。”
她将高育良可能存在的问题,轻描淡写地归结为“做事方法”和“为了大局”,无形中给陆则川套上了一层“女婿”和“政治盟友”的双重道德枷锁。
陆则川用餐巾擦了擦嘴角,表情没什么变化:
“爸那边有他的考虑。你不用担心,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他的回答滴水不漏,既没有附和,也没有指责,将话题轻轻挡了回去。
高芳芳心中微沉,但脸上笑容不变:“嗯,我明白。就是担心你们翁婿俩都太忙,压力太大。”她适时地流露出柔弱和依赖,
“我能做的有限,只能在生活上多照顾你一些,让你没有后顾之忧。”
晚饭后,高芳芳没有像以前那样直接回房,而是泡了一壶安神茶,陪着陆则川在客厅坐了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