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回马枪(1 / 2)

陆则川回到汉东省委大院时,已是傍晚。

夕阳的余晖给庄严肃穆的建筑镀上了一层金边,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无形紧张。

他并没有直接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让司机将车开到了联合调查组驻地的那栋独立小楼。

宋清明对于陆则川的突然到访似乎并不意外,亲自将他迎进了办公室。两人没有过多寒暄,直接进入了主题。

“宋部长,京城之行,受益良多。”陆则川开门见山,语气平和而沉稳,少了些许之前的锋芒,多了几分深思熟虑后的凝重,

“家里的长辈提醒我,处理汉东的问题,既要坚定,也要稳妥,最终目的是为了廓清迷雾,促进发展。”

宋清明仔细打量着陆则川,敏锐地察觉到了他气质上微妙的变化,心中微微颔首。

这位年轻的政法委书记,似乎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淬炼。

“则川同志能这样想,很好。这也是中央的期望。目前的局面,确实比较复杂。”

陆则川点点头:“沙瑞金同志的反扑,意在搅局和拖延。我们如果一味强攻,正中其下怀,也可能被舆论裹挟,偏离主要方向。我认为,当前的重点,应该是集中力量,尽快在核心问题上取得决定性突破。”

“哦?则川同志有何具体想法?”宋清明身体微微前倾,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我建议,调查组可以调整一下策略。”陆则川冷静地分析,

“对于沙瑞金同志提出的所谓‘诬告’等枝节问题,可以由调查组按程序进行必要核查,但不必作为主攻方向,避免被其牵着鼻子走。”

“我们的主攻方向,应该坚定不移地放在两方面:第一,境外资金问题,这是经济问题的核心,证据相对扎实,国际协作虽有难度,但一旦突破,就是铁证如山;第二,就是高育良同志的录音问题。”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起来:

“这份录音的真伪,是当前舆论的焦点,也是沙瑞金用来混淆视听的主要工具。我们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拿出最具权威性的鉴定结论。”

“我建议,立即将原始录音样本送往京城,由部里最顶尖的、具有国际公信力的技术鉴定中心进行最终复核。同时,加快对侯亮平的询问工作,双管齐下,尽快给外界一个明确交代。”

“只要录音的伪造性质被权威机构坐实,沙瑞金‘政治构陷’的罪名就难以洗脱,他的道德高地和新近营造的‘受害者’形象将瞬间崩塌,其所有反扑的正当性都会受到严重质疑。届时,舆论自然会转向,调查组面临的压力也会大大减轻,可以更专注于经济问题的突破。”

陆则川的策略清晰而精准,如同一位高明的棋手,不去纠缠局部的缠斗,而是直取对方赖以支撑的“大龙”。

这显然是他在京城与父辈深入交流后形成的新思路。

宋清明眼中闪过赞赏的光芒。

陆则川的这个建议,与他内心的某些想法不谋而合,甚至更加系统和果断。放弃不必要的纠缠,集中优势兵力攻击要害,这确实是打破当前僵局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