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极副掌教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阴霾道:“法空至尊化神期修士却插手世俗之事!以大欺小欺负我周通师弟,得亏炎阳天师在。
不然后果会怎么样谁知道,你们大日佛教还兵发我天师洲,是不是欺负我们道门没人!”
日光如来与张极副掌教隔江对峙,言语交锋,气氛愈发紧张,怒江上空的金紫二色能量剧烈碰撞,发出令人心悸的轰鸣,大战似乎下一秒就要爆发!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
两道平和却同样蕴含着无上威严的声音,几乎同时从两个不同的方向传来,响彻在怒江两岸:“无量天尊。日光道友,张极道友,还请暂息雷霆之怒。”
一道清光自东方而来,如同春风拂过,带着润物无声的道韵,悄然弥散在剑拔弩张的战场上空,让那躁动的雷霆与炽烈的佛光都稍稍平和了几分。
只见一位身着阴阳道袍、头戴莲花冠、手持拂尘的中年道人,脚踏祥云,出现在战场侧翼。
他面容慈和,眼神清澈,仿佛能洞悉世间万物之理。
正是正一道的当代天师正一真人!一位同样修为深不可测的化神期道门至尊!
几乎同时,另一道声音从南方传来,带着一丝缥缈仙意:
“日光教主,张副掌教,二位皆是东洲擎天玉柱,何苦因一时意气,致使苍生蒙难?劫数将至,徒增杀孽,非智者所为。”
一位身着水合道服、腰悬葫芦、仙风道骨的老者乘鹤而来,鹤唳清越,其周身气息与自然相合,仿佛他便是天地的一部分。
乃是太乙宫的宫主,太乙仙尊!同样是一位隐世已久的化神大能!
正一真人与太乙仙尊的现身,瞬间让怒江两岸剑拔弩张的气氛为之一缓。
两位化神道尊并未偏袒任何一方,而是以超然的姿态呼吁冷静,其话语中蕴含真意,让日光如来与张极副掌教都不得不稍稍收敛锋芒。
然而,这并未完全化解僵局。佛道之争积怨已久,并非三言两语所能平息。
就在双方依旧僵持不下之际,西方与北方,再次传来浩大祥和的佛号!
“南无阿弥陀佛!日光道友,张副掌教,正一道友,太乙道友,诸位还请息怒。”
一道温和醇厚、仿佛能洗涤人心一切焦躁的佛音自西方而来。
只见一片纯净柔和、不染尘埃的琉璃佛光铺天盖地而来,光芒之中,一位身着朴素僧衣、面容慈悲祥和的老僧缓缓显现。
他手中托着一盏看似普通的青灯,灯焰如豆,却散发出安定神魂、净化万物的奇异力量。
正是琉璃佛教的教主——琉璃光王如来!一位以慈悲和净化之道闻名于世的老牌化神至尊。
几乎同时,北方佛光万丈,梵唱震天,一尊巨大的金色佛像虚影凭空浮现,佛像宝相庄严,目光睿智而深邃,仿佛能看透过去未来。
一个洪亮而充满智慧的声音响起:“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杀劫一起,业火焚身。日光师弟,张副掌教,劫难将至,我等应为苍生计,而非徒增因果。”
来者乃是万佛山的大智圣佛!一位精通佛法、推演天机,在佛门中地位尊崇的化神强者,他们并非来助战,而是来劝和。
琉璃光王如来双手合十,声音柔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日光道友,黑风山脉之事,因果复杂,非一时能断,然兵戎相见,非解决之道。”
大智圣佛也开口道:“正一道友与太乙道友所言极是,如今东洲之外,劫云密布,异动频频,此绝非虚言。当务之急,是保存实力,共御外侮。”
这四位化神至尊,正一真人、太乙仙尊、琉璃光王如来、大智圣佛,同时出面劝和,其分量之重,足以让任何一方慎重考虑。
日光如来周身炽烈的佛光缓缓内敛,他自然明白其中的道理。
大日佛教陈兵于此,主要目的就是展示肌肉、施加压力,而非真要开启全面道佛大战,如今目的已达到,且有了台阶下,再僵持下去并无益处。
张极副掌教同样心知肚明,这些人里面就自己是元婴圆满,真要打起来肯定是自己吃亏。
如今正一道、太乙宫、万佛山和琉璃佛教出面调停,正是最好的收场时机。
日光如来率先开口,声音恢复了平日的庄严:“既然琉璃光王道友与大智圣佛亲自出面,正一、太乙二位道友亦心怀苍生,本座便给这个面子。
我大日佛军,可暂退百里,但天师府必须保证,不再插手黑风山脉之争,并就周通之事,给迦叶寺一个交代!”
张极副掌教沉吟片刻,也顺势道:“我天师府行事,自有章法。
黑风山脉之事,我可承诺,府内不会再派如周通师弟这般身份之人直接插手。至于交代,待日后诸方共议时,再谈不迟。”
双方各退一步,虽然言语间依旧留有余地,但紧绷的弦已然松动。
“善哉善哉。”琉璃光王如来微笑颔首。
“如此甚好。”大智圣佛也露出欣慰之色。
正一真人与太乙仙尊相视一笑,悄然隐去身影,仿佛从未出现过。
很快,怒江北岸,百万大日佛军开始有序后撤,炽烈的佛光逐渐远离江岸。
南岸,天师府的雷部神将们也松了口气,漫天雷云缓缓消散,肃杀之气消退。
一场险些引爆东洲的全面冲突,在数位化神至尊的干预下,终于暂时化解。
道门与佛门的矛盾依然深刻,未来的东洲,依旧暗流汹涌,危机四伏。
日光如来与张极副掌教隔江对视一眼,眼神复杂,随即各自转身,消失在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