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词条约等于白板。系统描述就一句话:“轻微改善运气。”没了,连个具体数值、生效范围、触发条件都没有,简直像是程序员赶工时随手填上去的占位符。
这要是换个没做过功课的野生职业者,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攒的经验就换来这么个玩意儿,估计得当场骂娘。
但林天鱼知道这才是「赌徒」这个职业,以及之后所有相关进阶职业最核心、最根本的东西。
令人悲伤的是,这个词条在20级这个阶段,实际上确实约等于白板。他这个学期在学校图书馆摸鱼的时候,恰好就翻到过好几篇关于这个词条的“学术论文”。
那几篇论文的作者,也不知道是哪个系的倒霉蛋研究生,为了毕业,组织了上百个20级的【赌徒】,进行了长达数月的、极其枯燥的双盲对照实验,从打怪掉率到开箱子出货,统计了海量的数据。
结果表明,在这个等级段,拥有「运气护体」的测试者与普通对照组,在统计学上没有任何显着差异。
在20级到30级这个区间,这个词条就是个纯粹的安慰剂。只有当【赌徒】的等级突破30级之后,它才会真正开始“生效”,以一种极其微弱、无法被量化的方式,改善持有者的运气。
比如打史莱姆时,可能会多掉落一块凝胶;开宝箱时,可能会多出一瓶最低级的红药水。
它真正的质变,则是在50级。届时,这个模糊的词条会直接蜕变成一个简单粗暴,写在面板上的属性词条:【幸运值+1】。
将目光从那些鸡肋技能上移开,林天鱼看向了那个闪烁着微光的进阶选项。
果不其然,又是经典三选一的肉鸽(Roguelike)式进阶界面。只能说,【幻想】系统从骨子里就是个抽卡套皮游戏。
天赋觉醒是抽,职业进阶是抽,连决定命运的“阶跃”也是抽。仿佛整个宇宙的底层逻辑,就是一场永不停歇的随机数生成器。
不过这次给的三个选项,倒是难得地“正经”了一回。没有故弄玄虚的谜语,也没有模棱两可的神谕,【幻想】直接把每个路线的核心机制、任务目标、乃至最终可能达成的形态,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第一条选项,名为「算牌手」。
谜底就写在谜面上。哪怕林天鱼没提前做过功课,光看【幻想】给出的描述,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
任务目标很明确:在一场涉及至少五名玩家、持续时间不少于四小时的复杂牌局中,通过纯粹的逻辑推演与概率计算,而非任何超自然手段,赢得最终胜利。
其最终形态,是将自身化作一台行走的“人形概率计算机”。届时,他将能在极短的时间内解析任何规则游戏中的所有变量,预判对手的每一步行动,并在最精确的时机,打出那张决定胜负的牌。
听起来很酷,很理性,很“科学”。
但林天鱼只是扫了一眼,就直接略过了。
这种经典路线,b格不够高。在他眼里,这不过是一条把“赌徒”硬生生往“数学家”方向掰的妥协路线。它放弃了“赌”的核心——即对“不确定性”的拥抱与利用,转而追求一种虚假的“确定性”。
更重要的是,他不觉得这条路线有资格作为基底,被他的天赋【无垠】所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