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毛有时也会在夜里偷偷溜出来,躲在暗处,看着泠霜的背影,心里充满了好奇和一丝难以言说的担忧。她不明白泠霜为什么要这样做,但看着她那副专注而认真的样子,心里总是暖暖的。
日子一天天过去,惊蛰那天,天气格外暖和,连带着花林村的人们的心情也格外舒畅。午后,村口突然来了个陌生的游方郎中。
他背着个破旧的药箱,头发花白,胡须邋遢,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浑浊得像是蒙了一层雾,几乎看不清东西。他一路问着路,摇摇晃晃地走进了村子。
郎中似乎对花林村很感兴趣,东张西望,嘴里还喃喃自语。他路过学堂时,正好泠霜在屋檐下逗弄孩子们。孩子们正围着一只由冰晶凝成的蝴蝶,惊叹着它的美丽和灵动。
郎中的脚步顿住了,他那双浑浊的眼睛,却像是被什么吸引了一样,死死地盯住了泠霜的面具。
泠霜总是戴着那副半透明的冰晶面具,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眼睛和嘴唇。那面具是她自己炼制的,冰凉而坚硬,仿佛是她与外界隔开的一道屏障。郎中盯着那面具看了许久,浑浊的眼球微微转动,仿佛在努力回忆着什么。他的嘴唇翕动着,却没发出声音。
孩子们被郎中奇怪的样子吓了一跳,都躲到了泠霜身后。泠霜微微皱眉,冰晶蝴蝶瞬间消散,化作点点星光,飘散在空中。她下意识地护住了身后的孩子们,声音依旧清冷:“这位郎中,你看着我们做什么?”
郎中像是被惊醒了一样,猛地回过神来。他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又一时语塞。他看着泠霜,又看了看她身后的孩子们,浑浊的眼睛里突然涌上一股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猛地向前迈了一步,身体有些摇晃,但眼神却异常坚定。他伸出手,颤抖着指向泠霜的面具,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激动:“是你!真的是你!”
泠霜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后退了一步,警惕地看着他。
郎中不管不顾,他猛地跪倒在地,重重地磕了一个头,声音哽咽:“仙子姐姐!三年前山洪爆发,是您的冰蝶保住我妻儿性命!”
此言一出,周围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了。孩子们惊呆了,学堂里的先生也探出头来,阿毛更是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跪在地上的郎中。
三年前的那场山洪,他们至今记忆犹新。那场洪水来得又猛又急,几乎冲垮了半个村子,无数人家流离失所,甚至失去了亲人。泠霜那时候刚刚来到花林村不久,她戴着那副冰晶面具,在洪水中穿梭,指尖不断凝出冰晶蝴蝶,将那些被困在洪流中、即将被冲走的村民,尤其是老人和孩子,一个个送到了安全地带。
她的动作快如闪电,冰晶蝴蝶在昏暗的天色下闪烁着奇异的光芒,仿佛天降神兵,救了无数人的性命。
然而,泠霜却一直沉默着,她低着头,看不清面具后的表情。良久,她才缓缓开口,声音依旧清冷,却似乎少了几分距离感:“过去了,不必再提。”
郎中却像是没听见一样,依旧跪在地上,仰着头,浑浊的眼睛里闪烁着泪光:“仙子姐姐,您的大恩大德,我杨某人永生难忘!
我这一双眼睛,就是当年被洪水里的泥沙迷了,后来又生了眼疾,看不清东西了。但我记得您,记得您指尖那些美丽的冰蝶!”
泠霜的身体微微一颤,她抬手,冰晶面具无声地滑落,露出她那张清冷而秀美的脸庞。她的眼眶有些泛红,但依旧倔强地没有让眼泪掉下来。
她看着跪在地上的杨郎中,看着周围孩子们那崇拜而感激的眼神,看着阿毛那担忧而心疼的目光,第一次,她觉得那副冰晶面具,是如此多余。她轻轻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软:“起来吧,杨郎中。你的眼睛,我会想办法看看。”
那一刻,阳光正好,洒在杨郎中沧桑的脸上,也洒在泠霜清冷的眉眼间,仿佛给这个平凡的午后,镀上了一层温暖而圣洁的光辉。而那个“仙子姐姐”的称呼,似乎也不再那么刺耳,反而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分量。
泠霜后退半步,面具上的梅花纹路突然变成警戒的红色。煜霄的剑气悄然而至,却在察觉没有恶意后,化作清风拂过郎中的眼睛。
“你的报恩,不如教孩子们认草药。”泠霜最终轻声说道,她的声音仿佛一阵轻柔的春风,吹拂过人们的耳畔。这句话虽然简单,却蕴含着深意。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学堂的屋顶上时,一个令人惊喜的变化悄然发生了。原本空旷的学堂庭院里,不知何时多出了一个小小的草药圃。这个草药圃被精心打理过,里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草药,每一株都显得生机勃勃。
更令人惊奇的是,每一株药草上都停着一只晶莹剔透的冰晶蜻蜓。这些蜻蜓宛如艺术品一般,它们的翅膀在阳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与周围的药草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而宁静的画面。
孩子们一走进学堂,就被这个新奇的景象吸引住了。他们好奇地围拢过来,仔细观察着这些药草和蜻蜓,眼中充满了惊喜和兴奋。
第四节:铜钱新生
铜钱树结果的那一天,整个村庄都沸腾了起来,人们纷纷放下手中的农活,涌向铜钱树所在的地方,想要亲眼目睹这一罕见的景象。
这棵铜钱树一直以来都被村民们视为神秘的存在,它的果实形状奇特,像极了古代的铜钱,但却散发着一种阴森的气息,让人不敢轻易靠近。
然而,就在今天,当人们聚集在铜钱树下时,却惊讶地发现那些原本阴森的铜钱果实竟然变得晶莹剔透,宛如一颗颗宝石般闪耀着光芒。
人群中传来一阵惊叹声,大家都被这奇妙的变化所震撼。而在这激动的氛围中,一个名叫阿毛的年轻人勇敢地爬上了铜钱树,摘下了第一颗果子。
阿毛小心翼翼地剥开果子,随着果皮的剥落,一枚铜钱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枚铜钱上并没有刻着那个令人恐惧的\"离\"字,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安\"字。
这个意外的发现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和困惑,人们开始议论纷纷,猜测着这个\"安\"字背后的含义。
夕阳的余晖,将整个花林村染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色。村口石桥边,煜霄刚刚收起修补工具,一身青色道袍的他,显得格外清俊挺拔。他随手拂了拂沾上些微尘土的衣摆,目光扫过村中几处,最终落在了村长家那座略显陈旧的屋檐下。
“放在村长家米缸里。”他开口,声音一如既往地清冷,却比平日里多了几个字,算得上是难得的一次“长篇大论”。“可保三年虫鼠不侵。”
这话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不远处正在扫地的阿毛耳中。
阿毛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过来。村长家是村里最年长、也是最受尊敬的人家,但家境并不宽裕,米缸常常快见底。
近来,米里偶尔能见到小虫,墙角也时有老鼠出没的痕迹,村长夫人为此愁眉不展了好些天。
阿毛点点头,没有多问,转身就向村长家走去。她知道,煜霄不会无缘无故地做这件事。她从怀里掏出那枚煜霄交给她的、平平无奇的铜钱,
入手冰凉,上面刻着一个简单的“安”字,笔画工整,却透着一股奇异的沉稳。阿毛来到村长家后院,找到了那口用了几十年的老米缸。缸里的米已经不多,
她按照煜霄的吩咐,轻轻将铜钱放在了米缸底部,那“安”字正对着米缸中央。
做完这一切,阿毛悄悄退了出去,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像是期待,又像是敬畏。
夜幕很快降临,花林村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祠堂,这座平日里显得有些阴森、少有人敢在晚上靠近的建筑,此刻也安静地矗立在月光下。
祠堂的门楣上,不知何时挂上了一枚铜钱,样式和村长家米缸里的那枚略有不同,上面刻着一个“康”字,字体同样古朴而有力。
这枚铜钱,是煜霄在挂好第一枚之后,又悄悄来到祠堂挂上的。他站在祠堂前,看着那枚铜钱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银辉,沉默了片刻,才转身离去,身影很快消失在夜色里。
深夜,有位起夜的村民,大概是夜尿喝多了,脚步有些踉跄。他经过祠堂时,习惯性地抬头看了一眼,却意外地发现,祠堂门楣上的那枚“康”字铜钱,此刻正散发着极其微弱的光芒,像是一盏被施了魔法的灯,虽不耀眼,却足够照亮门楣下方那一小块区域。
更令人惊奇的是,那微光并非毫无来由地闪烁,而是如同有生命般,温柔地、均匀地洒落在祠堂内,照在那些平日里只在祭拜时才被点亮的祖宗牌位上。
那些用红纸写着先人姓名的牌位,在微光的映照下,竟显得格外庄严,仿佛那些沉睡的先灵,此刻都被这奇异的光芒唤醒,正静静地注视着这个村庄。
村民看得有些发呆,心里咯噔一下,有种说不出的敬畏感。他不敢多看,匆匆解决了生理需求,便脚步轻快地跑回了家,心里反复琢磨着刚才看到的景象。
这铜钱,到底有什么来历?是仙家之物,还是道长施的法?他不敢声张,只把这当作一个秘密,藏在心底。
而祠堂里那微弱的、却充满力量的光芒,也成为了这个夜晚,花林村一个不为人知的、充满神秘色彩的注脚。
村民们或许不知道,这简单的两枚铜钱,是煜霄从深山里寻来的千年古钱,蕴含着天地间的灵气,既能安物,亦能佑人。
他默默地守护着这个村庄,用他自己的方式,为村民们带来安宁与祥和。
最神奇的要数那第七枚铜钱了,它与其他六枚相比,显得有些与众不同。这枚铜钱的正面,赫然刻着一个“归”字,仿佛蕴含着某种深意。
当阿毛小心翼翼地将这枚铜钱拾起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铜钱像是被一股神秘的力量牵引着,竟然自动飞了起来!它如同一只轻盈的蝴蝶,径直朝着村口的方向飞去。
阿毛惊讶地张大了嘴巴,眼睁睁地看着那枚铜钱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最终稳稳地嵌在了石桥的裂缝处。这一切发生得如此突然,以至于阿毛都来不及反应。
然而,更令人惊奇的还在后头。自从那枚铜钱嵌入石桥之后,每当有人离家远行,桥下的水流就会变得异常清澈,宛如一面镜子,倒映着天空和云彩。那清澈的水流似乎在默默地指引着游子的归途,让人不禁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戾气化祥瑞……”驼背老人站在一旁,若有所思地抚摸着自己新长出的胡茬,喃喃自语道。他身上那件破旧的蓑衣,原本有好几个破洞,但此刻却不知何时被一朵朵盛开的七色梅补上了,看上去竟有几分雅致。
“这才是道法自然啊。”老人感慨地说,眼中流露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第五节:春宴
谷雨这天,阳光明媚,微风拂面,花林村洋溢着喜庆的氛围。村民们纷纷走出家门,聚集在村中的广场上,共同庆祝这个特别的日子——春宴。
这是花林村十年来最热闹的一次春宴,村民们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准备了各种美味佳肴。
王婶端出了她秘制的梅花糕,那精致的糕点上点缀着一朵朵小巧的梅花,散发出诱人的香气;翠儿家的豆腐被巧妙地摆成了七星形状,宛如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令人眼前一亮;就连最吝啬的赵屠户也慷慨地贡献出了半扇猪肉,让大家能够尽情享受这丰盛的宴席。
宴席的中央,一口巨大的铜锅正冒着腾腾热气,锅里炖煮着全村人凑来的各种食材。有鲜嫩的蔬菜、肥厚的蘑菇、鲜美的鱼肉,还有那香气四溢的鸡汤。
而这锅汤底,更是特别——它是由泠霜用冰晶凝成的甘露,清甜可口,为这道炖菜增添了一抹别样的风味。
\"道长尝尝这个!\"小桃红壮着胆子,小心翼翼地用筷子夹起一块鱼腹肉,然后轻轻地放在煜霄的碗里。她的手微微有些颤抖,似乎担心自己的举动会引起这位剑修的不满。
周围的村民们都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幕,他们屏住呼吸,不敢发出一点声音,生怕打扰到煜霄。毕竟,这位剑修一向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大家都不知道他是否会接受小桃红的好意。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煜霄竟然真的动了筷子。他慢慢地夹起那块鱼腹肉,放入口中咀嚼起来。虽然他的动作依然优雅,但村民们还是能感觉到他对这道美食的喜爱。
看到这一幕,小桃红的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而其他村民们也纷纷松了一口气。
就在这时,一个孩子捧着一个用野花编织而成的花环,怯怯地走到泠霜面前。泠霜原本戴着面具,让人看不清她的面容,但当她看到孩子手中的花环时,她竟然毫不犹豫地摘
月光洒在泠霜的脸上,原本那张苍白如纸的面庞,此刻竟然泛起了一丝淡淡的红晕,仿佛被这美丽的花环所温暖。
宴至酣处,不知谁起了个头,全村人唱起了古老的祈福歌。煜霄的剑气在空中织成光网,泠霜的冰晶化作万千萤火,阿毛则把铜钱树的果实分给每个人。
歌声中,七色梅的香气笼罩了整个花林村。祠堂前的柳树抽出了新枝,树梢上挂着去年那盏熄灭的青铜灯——此刻灯芯竟然自己燃了起来,火光温暖如春阳。
子夜时分,万籁俱寂,整个村庄都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当最后一个村民拖着疲惫的身躯缓缓走进家门,关上那扇陈旧的木门时,村庄里的灯火也逐渐熄灭,只剩下月光洒在青石板路上,泛出一层银白的光。
煜霄和泠霜静静地站在铜钱树下,这棵树在月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神秘而庄重。他们的身影被月光拉长,投射在地上,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幅古老的画卷。
在这静谧的氛围中,煜霄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夜的寂静:“值得。”
他的话语简洁而坚定,没有丝毫的犹豫。泠霜微微转过头,看着煜霄,她的眼眸如同夜空中的星辰般璀璨。她没有说话,只是用指尖轻轻凝出一朵晶莹剔透的冰梅,然后小心翼翼地将它放在树根处。
冰梅在月光的照耀下,散发出淡淡的寒光,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泠霜看着那朵冰梅,轻声说道:“嗯。”
这简单的一个字,却包含了太多的情感和深意。它既是对煜霄的回应,也是对他们共同经历的肯定。
远处,阿毛抱着新摘的七色梅,在梦中露出了微笑。他胸前的七星纹已经淡得几乎看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朵朵绽放的梅花印记。
【感谢大家送的礼物,感谢催更,现在流量不好,全靠大家的喜欢,让我有动力写下去,呜呜...】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