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九盏涤魂录 > 第21章 竹杖藏秘

第21章 竹杖藏秘(2 / 2)

“师父临终前,将这半块茶圣令和藏经阁的钥匙交给我,”玄鉴从怀中摸出一把铜制小钥匙,上面刻着细密的茶枝纹路,“他说‘茶宗千年,守的是心不是形。壶灵转世之日,便是茶魄归位之时。你要寻她、护她,却不可过早点破,恐扰她道心’。我问他壶灵转世有何征兆,他说‘壶中有灵,煮茶能引蝶;心有茶韵,走路不沾尘’。”

这话刚落,青萝就惊呼出声:“姐姐煮茶时真的会引蝶!上次在涤尘轩,满院的蝴蝶都绕着茶炉飞!”

玄鉴点点头,目光温柔下来:“我带着竹杖和令牌,寻了整整二十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三年前在江南的雨巷里,我看见你撑着油纸伞走过,裙摆沾着茶渍,却半点泥尘不沾,身后还跟着几只闻着茶韵来的白蝶。那一刻我就知道,我找的人终于找到了。”

“那你为何不早说?”茶心的声音带着一丝嗔怪,更多的却是释然。难怪玄鉴总在她遇到危难时及时出现,难怪他对涤尘轩的老茶客了如指掌,难怪他看她的眼神,总像在看一件失而复得的珍宝。

“时机未到啊。”玄鉴叹了口气,“你那时刚接手涤尘轩,道心未稳,若知道自己背负着茶宗传承的重任,难免心浮气躁。就像煮茶要等水沸三滚,摘茶要候芽头初展,有些事,差一分火候都不行。”他顿了顿,看向茶心胸口的茶圣令,“何况清虚子一直派人暗中追查壶灵下落,我若过早暴露身份,只会给你引来杀身之祸——当年我师父就是因为急于为赤鳞君辩白,才被清虚子扣上‘通妖’的罪名,含恨而终。”

慧觉禅师此时开口,佛号声里带着赞许:“玄鉴施主此举,可谓‘藏巧于拙,用晦而明’。若早点破,茶心施主未必能在第七卷的试炼中守住本心,更遑论泡出无味之茶。”

茶心看着玄鉴枯瘦的手,那双手曾为她挡过妖兽的利爪,为她修补过破损的茶盏,为她在寒夜中煮过暖身的茶。她忽然想起一句古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玄鉴从未说过守护二字,却用二十年的寻找和三年的陪伴,把承诺刻进了岁月里。

“那你竹杖里的茶圣令,为何刚才才露出来?”青萝擦了擦眼泪,好奇地问。

“那竹杖是师父用终南山上的千年湘妃竹所制,内藏‘隐灵阵’,”玄鉴解释道,“唯有遇到另一块茶圣令的气息,阵法才会解开。刚才我替茶心挡那击时,竹杖撞到清虚子的妖力,阵法受损,加上两块令牌相互感应,才让它露了真容。”他忽然一笑,露出几颗泛黄的牙,“说起来,这还要多谢清虚子那老贼,若不是他急于灭口,我还不知要瞒到何时。”

场中紧绷的气氛终于松了些,青萝破涕为笑,连慧觉禅师的佛号都带了几分暖意。茶心看着玄鉴手中的绢帛,上面“茶者,南方之嘉木也”的字迹,与她壶灵记忆里的笔迹完美重合。她忽然明白,所谓传承,从不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而是有人为你寻路,有人为你守夜,有人在你看不见的地方,把所有风雨都挡在身前。

“玄鉴先生,”茶心的声音虽轻,却带着千钧之力,“我有一事相托。”

“你说。”玄鉴立刻挺直了腰杆,仿佛瞬间年轻了十岁——那是传承者接下使命时的郑重。

“涤尘轩的后院,埋着我收集的七十二种茶种,还有陆羽先生的手札副本。”茶心的身影又淡了几分,金光从她体内溢出,渐渐凝成一枚茶芽形状的光点,“这是我壶灵本源的一缕灵光,里面有我对茶道的所有感悟。日后若有合适的传人,你便将这些交给他。记住,茶道不是用来争强斗胜的工具,是‘寒夜客来茶当酒’的温情,是‘半壁山房待明月’的清净。”

玄鉴伸出手,小心翼翼地接住那枚光点,光点落在他掌心,瞬间融入皮肤。他对着茶心深深一揖,动作恭敬而郑重:“老朽遵命。茶心姑娘放心,我定会守好涤尘轩,守好茶宗的传承,就像师父守着赤鳞君的托付,我守着你的期望。”

慧觉禅师此时站起身,手中念珠转动:“老衲愿为涤尘轩护法,助玄鉴施主重整茶宗。”

青萝也攥紧拳头:“我也要留下!我要跟着玄鉴先生学茶道,做姐姐的传人!”

茶心的脸上露出一抹释然的笑,她看向玄鉴手中的茶圣令,两块令牌终于合二为一,金光冲天而起,照得整个遗迹都亮如白昼。远处的天际,隐约传来檐角铜铃的轻响,那声音清脆而悠远,像在送别,又像在迎接——送别一个守护者的落幕,迎接一个传承者的新生。

玄鉴握紧了合二为一的茶圣令,忽然想起师父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茶烟化龙日,三界见清明。”如今茶烟已化白龙,清虚子已现原形,真相虽迟但到,这清明盛世,终究要来了。而他,将带着茶心的托付,在涤尘轩的茶烟里,等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