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铁鹞子为重锤,后续数万西州步骑紧随其后,如同决堤的洪流,冲向因久攻不下、士气低迷而显得有些散乱的狄人大营。
狄人显然没料到一直被压着打的西州军敢主动出击,仓促间试图组织防线。然而,铁鹞子冲锋的威力,在野战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重甲骑兵如同钢铁城墙,瞬间撞垮了狄人仓促集结的前阵,马槊挑刺,铁蹄践踏,所向披靡。
西州步兵则结阵而进,用密集的枪林和弓弩,剿杀着被骑兵冲散的狄人。战斗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狄人大营多处被点燃,狼奔豕突,哭喊震天。
阿史那贺鲁又惊又怒,试图收拢部队反击,但兵败如山倒,败势已无法挽回。在亲卫的死战护卫下,他仅率数千残兵,狼狈不堪地向北逃窜,丢弃的辎重、牛羊、俘虏不计其数。
玉门关之围,彻底解除。
麴智盛立马于一片狼藉的狄营之中,望着北方逃窜的烟尘,长长呼出一口浊气。他转身,对麾下将士朗声道:“立刻打扫战场,救治伤员!传讯父王,玉门关大捷!同时,派出信使,以最快速度告知靖南王,我西州之危已解,不日将整军东进,与王师会猎中原!”
西北的威胁,因宛城大捷带来的连锁反应和西州军的奋勇,被暂时解除。一支强大的生力军,即将加入中原战局。
宛城周边,战火并未停歇。
岩鹰率领的右军和骑兵部队,如同梳子一般,反复梳理着以宛城为中心的广大区域。他们的任务明确:肃清残敌,保障后方。
黑风峪伏击战
秃发乌孤不甘失败,仗着骑兵机动性,试图袭击一支从宛城运往北面前线的粮队。然而,岩鹰早已料到此着,亲率精锐骑兵提前埋伏于粮队必经之路黑风峪两侧山林。
当狄骑进入伏击圈,试图冲锋时,两侧山林中箭如雨下,滚木礌石轰然落下!同时,岩鹰率骑兵从正面发起反冲锋!狄骑被三面夹击,阵型大乱,秃发乌孤见势不妙,再次丢下数百具尸体,仓皇遁走,自此再难对靖南军主力构成威胁。
南阳郡归附
张掖率领的左军北上,兵锋直指南阳郡。郡守见宛城已失,朝廷援军无踪,狄骑败退,深知大势已去。在张掖大军压境和城内部分士绅的劝说下,未做抵抗,开城归附。南阳一下,通往洛阳的门户洞开,沿途诸多州县闻风而降。
洛阳前哨战
张掖前锋抵达洛阳城南五十里处的伊阙。伊阙守将试图凭借险要地势阻击,张掖并未强攻,而是派兵迂回其后,断其水源粮道,同时以火炮轰击其营垒。围困三日后,伊阙守军粮尽水绝,军心溃散,部分士卒哗变,杀死守将,开关投降。靖南兵锋,首次触及洛阳外围防线。
楚骁在宛城,不断接收着来自各方的捷报。他一方面督促程青加快对新占区域的整合,委派官吏,恢复秩序,推行新的税赋政策;另一方面,则密切关注着洛阳方向的动静。张掖的疑兵之计效果显着,朝廷果然将各地调集的援军,以及京营部分精锐,源源不断地派往洛阳,试图将这根刺入心脏的钉子拔除。
“是时候了。”楚骁看着地图上汇聚于洛阳周边的朝廷兵力标记,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他知道,决战的舞台已经搭好,该他这位主角,亲自登场了。
“传令中军,三日後拔营,兵发洛阳!同时,传讯西州世子麴智盛,邀其会师洛阳城下,共擒国贼!”
王旗北指,烽烟再起。中原大地的最终归属,即将在这座千年古都之下,尘埃落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