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鄱阳砺剑,王庭使节(2 / 2)

他选择了拖延,既是需要时间压下内部反对声音,也是存了一丝侥幸,希望前线能出现转机。

然而,秃发乌孤并不买账,他冷哼一声:“陛下,我草原儿郎性子直,不喜欢弯弯绕。大可汗与左贤王的耐心是有限的。若陛下无意结盟,我部勇士,或许会更倾向于……与能给出更好条件的人合作。” 话语中的威胁,毫不掩饰。

朝会不欢而散。狄人使团的到来,非但没有成为赵元庚的救命稻草,反而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朝廷此刻的虚弱与内部的重重矛盾。暗流,在京城的地下汹涌澎湃。

玉门关的战事,依旧惨烈。但这一天,关墙之上,出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经过千难万险,程青统筹安排,由精干人员伪装成商队,突破层层封锁,终于将第一批援助物资——五十支精良的“靖南铳”及配套弹药、火药,送到了麴智盛手中。

虽然数量不多,但这无疑是雪中送炭。

麴智盛立即挑选军中最机敏可靠的射手,组建了一支小小的“神火队”,由从靖南来的工匠进行紧急培训。

当狄人再次驱动人马,扛着简陋的云梯,嚎叫着冲向关墙时,守军并未像往常一样立刻以弓弩还击。

直到狄人进入百步之内……

“神火队,瞄准敌军督战官及扛梯者——放!”负责指挥的西州校尉嘶声下令。

“砰!砰!砰!”

虽然只有五十支火铳齐鸣,但那突如其来的巨响、弥漫的硝烟以及精准射杀多名狄人小头目带来的效果,是巨大的!

冲锋的狄人队伍明显出现了一瞬间的停滞和慌乱!他们习惯了弓弩的破空声,却对这种能发出雷霆巨响、喷吐火焰与死亡的新式武器感到本能的恐惧!

尽管“神火队”装填缓慢,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只能进行零星射击,但这短暂的威慑和实际造成的伤亡,极大地鼓舞了守军士气,也打乱了狄人一波进攻的节奏。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麴智盛看着城下慌乱后撤的狄兵,用力拍了拍冰冷的垛口,眼中闪过一丝炽热,“若能再多一些……楚骁兄,你这份人情,我西州记下了!”

这微不足道的五十支火铳,如同在黑暗的守城战中投入的一簇火苗,虽然微弱,却带来了不一样的希望与战法变革的曙光。它预示着,即便在最传统的攻防战中,来自南方的技术支援,也开始悄然改变着力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