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夜访文康,各取所需(2 / 2)

“萧……萧远?”苏文康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随即想起近日城中风声,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你……你就是那个被韩公子追查的北地商人?!你好大的胆子!来人……”

“三少爷若想惊动外人,尽管喊。”楚骁打断他,语气依旧平淡,“不过,在人来之前,不妨先看看这个。”他伸手指了指那个紫檀木画匣。

苏文康将信将疑,颤抖着手打开画匣,拿出画轴,一展开,那张夹在里面的信笺便飘落下来。他捡起信笺,看到上面的字迹和内容,尤其是那“隐泉山人”的印章,瞳孔骤然收缩。

“这……这是……”他抬起头,难以置信地看着楚骁,“你怎么会有隐泉山人的墨宝?!此人乃是前朝一位隐逸的兵法大家,其真迹早已失传,我只在古籍中见过记载!你……”

楚骁微微一笑,他自然不知道什么隐泉山人,只是根据苏文康好风雅、尤爱兵法的特点,随口杜撰了一个名号,并用《孙子兵法》中的名句来增加可信度:“山人已逝,遗泽犹存。此笺乃机缘巧合所得,知三少爷雅好此道,特来相赠,以为见面礼。”

这份“投其所好”的礼物,瞬间击中了苏文康的软肋。他对楚骁的恐惧和敌意,一下子被巨大的好奇和渴望所冲淡。他紧紧攥着那张信笺,仿佛握着稀世珍宝,声音也缓和了许多:“萧……萧东主,你……你究竟想做什么?”

“很简单。”楚骁直视着苏文康的眼睛,“我想借三少爷的商队,出南门,离开庐陵。”

苏文康倒吸一口凉气:“你可知现在全城都在搜捕你?韩昀是京城来的贵人,陆家也……我若帮你,一旦事发,我苏文康前程尽毁,甚至性命不保。”

“风险自然有。”楚骁坦然道,“但回报,也同样丰厚。三少爷在族中不得志,此次南下泉州,想必也是想做出成绩,以求扬眉吐气。若你助我,我萧远可承诺,将来必十倍报之。别的不说,西北的皮毛、骏马、乃至西域的奇珍,我都有渠道,可助三少爷开辟一条利润远超寻常丝绸瓷器的商路。此外……”他压低了声音,“我或许还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这乱世中,让自己更有分量的‘建议’。”

楚骁的话语充满了诱惑力。商路利润是实实在在的,而后一句关于“分量”的暗示,更是戳中了苏文康内心深处对权力和认可的渴望。他看看手中珍贵的信笺,又看看眼前这个气度沉稳、身处险境却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商人”,内心剧烈挣扎。

窗外,天色越来越亮,远处传来了鸡鸣声。

时间不多了。

苏文康额头渗出细汗,半晌,他一咬牙,仿佛下定了决心:“好!我帮你!但你必须听从我的安排,而且,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成交。”楚骁伸出手。

苏文康犹豫了一下,还是伸手与楚骁击掌为誓。

“你和你的人,立刻扮作我新招募的护卫和账房。我会给你们准备好身份牌和衣物。辰时初刻,商队准时出发,你们混在队伍里,没有我的信号,绝不能轻举妄动!”苏文康快速吩咐道,既然做了决定,他反而显露出几分干练。

“一言为定。”

当第一缕晨曦照进书房时,楚骁三人已经换上了苏家商队护卫和伙计的服装,身份牌也挂在了腰间。苏文康看着眼前仿佛脱胎换骨的三人,尤其是楚骁,即使穿着普通的护卫衣服,那股隐而不发的气势依然令人心折。

他心中暗暗祈祷,自己这一步棋,究竟是福是祸?

辰时初刻,苏家商队的车马在南门内集结完毕。韩昀派来的眼线混在人群中,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个面孔。当看到商队中那几个陌生的护卫和账房时,眼线眉头微皱,但看到带队的是苏家三少爷苏文康,而苏文康正与城门守将熟络地打着招呼,塞过一小锭银子后,守将只是随意看了看车队,便挥手放行。

车轮滚动,庞大的商队缓缓驶出庐陵城南门。楚骁骑在一匹普通的驮马上,低垂着头,跟在苏文康的马车旁,他能清晰地感受到背后那道来自韩昀眼线的目光,如同芒刺在背。

直到城门在身后缓缓关闭,将庐陵城的喧嚣与危险暂时隔绝,楚骁才微微抬起头,望向南方广阔的天空。

庐陵这一关,总算是有惊无险地闯过来了。但前路漫漫,江南的水,他方才蹚过了第一道湾。下一个目的地,又会有什么在等待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