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暗流、西风与药石难。(1 / 2)

玉门关的将军府议事厅内,炭火噼啪,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

楚骁指尖敲打着粗糙的木制地图,上面标注着玉门关周边乃至更远的山川河流、城池隘口。他的目光落在风吼隘,又缓缓南移,最终停在代表潼关的那个沉重墨点上。

“赵元庚吃了瘪,不会善罢甘休。”楚骁的声音平稳,听不出大战初歇的疲惫,只有一种冰凉的清醒,“风吼隘一战,打疼了狄人,也彻底撕破了我们和永初朝廷最后的脸面。接下来,不会是小儿般的打闹了。”

下首坐着王校尉、胡彪,以及几位在近期战斗中表现突出、被提拔起来的军官。谢文渊则坐在一侧,面前摊着竹简,负责记录。

胡彪咧了咧嘴,脸上还带着伤疤:“怕他个鸟!他来多少,咱老胡给他埋多少!狄人的狼崽子咱都剁了,还怕他那些没卵子的京营兵?”

王校尉瞪了他一眼,更显沉稳:“胡都尉,不可轻敌。京营兵马或许久疏战阵,但数量庞大,装备精良。且赵元庚麾下,未必没有能征善战之将。如今我们虽胜,然箭矢耗损七成,伤兵营人满为患,金疮药早已见底。若此时大军压境,我们凭血气之勇,能撑几时?”

这话像一盆冷水,浇熄了胡彪部分的燥热。他嘟囔了几句,没再大声反驳。

楚骁赞许地看了王校尉一眼:“王将军所言,正是关键。赵元庚明面上会调兵遣将,施加压力,暗地里,他的手段只会更毒辣。封锁会加剧,我们的盐、铁、药材,尤其是药品,来源会彻底断绝。另外,”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众人,“风吼隘之战的时机、狄人进军路线,朝廷为何知晓得如此清楚?内鬼,尚未清除。”

最后四个字,让厅内温度骤降。

“查!”楚骁语气转冷,“内部清查,由王将军主理,谢先生协助。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宁可错查,不可放过。我们要的是一个铁板一块的玉门关,不是筛子。”

“末将领命!”王校尉肃然抱拳。谢文渊也微微躬身。

这时,亲卫入内禀报:“将军,西域西州的那位张先生又来了,说有意事求见。”

楚骁眉峰一挑:“哦?刚走不久便复返,必是带来了‘西风’。请他进来。”

张掖依旧是一副商贾打扮,脸上却没了之前的轻松,眉宇间带着一丝急切和忧虑。他进入厅内,对楚骁行礼:“楚将军,恭喜大捷,威震漠北。”

楚骁抬手示意他坐下:“张先生去而复返,可是西州有变?或是带来了我急需的‘货物’?”

张掖苦笑一声:“将军明鉴。其一,贺鲁兵败逃回王庭,伤势不轻,咄吉可汗大怒,剥夺了他部分部众,但其根基仍在。据闻,可汗正在集结更大规模的军队,并由其长子亲自统帅,意在雪耻。将军,下一次来的,恐怕就不是一路偏师了。”

这消息在意料之中,但经由西域渠道证实,分量更重了几分。

“其二呢?”楚骁不动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