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二看到警察,手里的刀“哐当”一声掉在地上,脸色瞬间变得惨白:“警……警官,你们找我干什么?我没干什么坏事啊。”
“没干什么坏事?”老王上前一步,指着地上的鸡毛和粮食,“这是什么?李大爷家昨晚丢了鸡和粮食,你怎么解释?”
刘二眼神躲闪,支支吾吾地说:“这……这是我从集市上买的,不是偷的。”
“从集市上买的?”林砚冷笑一声,“昨晚十一点,王婶看到你在李大爷家附近徘徊,你穿的蓝色工装外套呢?还有你的胶鞋,拿出来让我们看看。”
刘二的身体明显僵了一下,磨磨蹭蹭地从屋里拿出一件蓝色工装外套和一双胶鞋。林砚接过外套,仔细检查,发现外套袖口有一个破洞,破洞处残留着几片细小的纤维,和在李大爷家鸡窝旁提取到的纤维颜色、材质完全一致。
随后,他又拿起胶鞋,查看鞋底纹路,正是苏晓在现场发现的横纹,而且鞋底的泥土里,还夹杂着少量李大爷家院子里特有的红泥土。
“证据确凿,你还想狡辩?”林砚将外套和胶鞋放在刘二面前,“你昨晚趁李大爷熟睡,翻墙进入院子,从篱笆破洞钻进鸡窝,偷走了十多只鸡和半袋粮食,过程中不小心刮破了外套,留下了纤维和毛发,我说得对吗?”
刘二看着眼前的证据,再也无法抵赖,双腿一软,瘫坐在地上:“我错了……我不该偷东西,最近手头紧,想着偷点鸡和粮食换点钱,没想到还是被你们发现了。”
就在这时,苏晓的电话打了过来:“林队,化验结果出来了!在李大爷家提取到的毛发和纤维,与刘二的毛发样本以及他工装外套的纤维完全吻合,证据链完整了!”
林砚挂断电话,对刘二说:“跟我们回警局接受处理吧,以后好好找份工作,别再干这种偷鸡摸狗的事了。”
刘二低着头,被警员带上了警车。李大爷看着失而复得的鸡和粮食,拉着林砚的手连连道谢:“谢谢你们,警官!没想到这么快就帮我找到了,真是太感谢了!”
周围的村民也围了过来,纷纷称赞:“还是你们有办法,以前丢了东西只能认栽,现在有了新技术,小偷再也跑不掉了!”
回到市局大院,之前参与实操课的警员们还意犹未尽。老王兴奋地说:“林队,今天这实战可太管用了!以前觉得这些新技术没用,现在才知道,不管是偷鸡的小案子,还是杀人的大案子,这些细节证据都能派上大用场!”
“是啊,”另一位警员附和道,“以后我们办案,再也不只是靠经验瞎找了,一定好好学这些新技术,多为老百姓办实事!”
林砚看着众人热情高涨的样子,心里十分欣慰。他拿起桌上的“微量物证提取手册”,对大家说:“民生无小事,每一起小案子都关系着老百姓的幸福感。以后我们会定期开展这样的实操课,把新技术教给更多基层警员,让更多案子能快速破获,让南州的老百姓住得更安心。”
李建国拍了拍林砚的肩膀,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你这小子,还真把这些新技术推广开了。想当初我还质疑你,现在看来,是我老了,跟不上时代了。”
“李队,您经验丰富,我们这些新技术还需要结合您的经验,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林砚笑着说。
就在这时,刑侦大队的电话再次响起,林砚接起电话,脸色渐渐变得严肃起来:“好,我们立刻出发!”
挂断电话,他对众人说:“城东菜市场发生一起纠纷,有人持刀伤人,我们过去看看。”
众人立刻收拾好工具,登上警车。警笛声再次划破南州的天空,朝着城东的方向疾驰而去。对于林砚和他的团队来说,不管是大案还是小案,守护老百姓的安宁,永远是他们最重要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