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捏着那根棕色毛发,指尖微微发紧,转头看向身旁的年轻警员:“快,拿载玻片来,按林队说的方法,把这毛发固定好。”
年轻警员连忙递过载玻片和透明胶带,老王笨拙却认真地将毛发粘在载玻片中央,又用放大镜凑近观察,嘴里念念有词:“这毛发粗细均匀,还有点卷曲,确实不是鸡身上的。要是能确认这是谁的毛发,说不定偷鸡的人就好找了。”
不远处的“邻里打架现场”,两名警员正围着一张木桌忙活。桌上的桌布被扯得皱巴巴的,边缘还留着几道抓痕。其中一名警员按照手册步骤,用改良版指纹粉轻轻扫动桌布边缘,很快,两枚清晰的指纹显现出来。
“你看这两枚指纹,一枚在桌布内侧,一枚在外侧,”他指着指纹对同伴说,“要是打架时,一方拽着桌布内侧,一方扯着外侧,说不定能从指纹的受力方向,判断出谁先动手。”
林砚走过去,仔细看了看显现出的指纹:“说得对,指纹的按压角度和力度,能反映出当时的动作状态。之前有起邻里斗殴案,就是靠指纹的受力痕迹,还原了打架的过程,最终化解了双方的矛盾。”
另一边的“供销社柜台现场”,赵伟正带着两名警员勘查。柜台边缘的玻璃上,留有几个模糊的手印。赵伟拿起细软的毛刷,蘸上指纹粉,沿着手印的边缘轻轻扫动,动作娴熟。没过多久,原本模糊的手印逐渐清晰,指纹的纹路清晰可见。
“林队,你看这枚指纹,”赵伟指着玻璃上的一枚指纹,“纹路里有个明显的缺口,应该是指纹主人的手指有旧伤。要是能在辖区有盗窃前科的人员档案里找到匹配的指纹,就能锁定嫌疑人了。”
林砚点点头,赞许地说:“观察得很仔细。这种独特的指纹特征,就像是嫌疑人的‘身份标识’,比单纯的体貌描述更靠谱。”
就在这时,实验室门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派出所民警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林队、李队,不好了!城东胡同里发生了一起邻里纠纷,还动了手,双方都说是对方先挑事的,吵得不可开交,我们怎么劝都没用!”
李建国皱起眉:“怎么这么巧?刚好赶上我们练手。”
林砚眼前一亮:“正好,让大家实战演练一下。老王、赵伟,你们带上勘查工具,跟我去现场,用刚才学的技术,看看能不能查清真相。”
众人立刻收拾好工具,跟着林砚和李建国赶往城东胡同。刚到胡同口,就听到一阵激烈的争吵声。只见两名中年男人正扭打在一起,周围围了不少邻居,议论纷纷。
“住手!”林砚一声大喝,快步上前将两人拉开。
其中一名穿灰色上衣的男人捂着胳膊,怒气冲冲地说:“警官同志,你来得正好!他无缘无故砸了我家的花盆,我跟他理论,他还动手打我!”
另一名穿蓝色上衣的男人也不甘示弱:“胡说八道!是你先骂我家孩子,我才跟你吵起来的,花盆是你自己不小心碰掉的,还反过来诬陷我!”
两人各执一词,周围的邻居也说法不一,有的说灰色上衣男人先骂的人,有的说蓝色上衣男人先砸的花盆,一时间难以分辨。
林砚没有急着下判断,而是对老王和赵伟说:“你们先去勘查现场,提取相关痕迹。老王,你去看看被砸的花盆和周围的地面,看看有没有留下什么线索;赵伟,你去检查两人身上的衣物和手部,提取指纹和纤维。”
老王和赵伟立刻行动起来。被砸的花盆碎落在灰色上衣男人家门口的台阶上,泥土撒了一地。老王蹲下身,仔细观察着花盆的碎片和周围的泥土,突然,他眼睛一亮,在一块较大的花盆碎片上,发现了一枚模糊的手印。
“林队,这里有枚手印!”老王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