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 > 第308章 旧案重查:仓库纵火案的关键证人

第308章 旧案重查:仓库纵火案的关键证人(1 / 2)

1990年深秋的南州,风里带着江边的湿冷,吹得刑侦大队办公楼前的白杨树沙沙作响。林砚站在窗边,手里攥着一份泛黄的卷宗,封面“1980年南州仓库纵火案”几个字,因年代久远而有些模糊,却像一块重石,压在他心头整整五年。

“队长,省厅那边回复了,当年参与仓库纵火案勘查的老法医已经退休,现在住在城郊的老家属院。”赵伟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语气比从前沉稳了许多。这几年,他看着林砚从见习生成长为刑侦大队队长,也渐渐收起了当初的嫉妒,一心扑在办案上。

林砚转过身,眼底闪过一丝光亮。这份卷宗是他父亲林正当年经手的最后一案,也是一桩悬了十年的旧案。1980年,南州城郊的物资仓库突发大火,烧毁了大量过冬的粮食和布匹,当时负责勘查的警员认定是意外失火,可林正生前留下的笔记里,却写着“火势异常,疑有人为纵火痕迹”,只是还没来得及深入调查,就因追查走私团伙牺牲了。

“走,去见老法医。”林砚把卷宗塞进公文包,抓起外套就往外走。苏晓恰好从法医实验室出来,手里拿着一份报告,见两人要出门,连忙问道:“你们要去哪?刚送来的尸检报告还没来得及跟你说。”

“是关于我父亲当年那起仓库纵火案,我们去见当年的老法医。”林砚停下脚步,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尸检报告先放你那,等我们回来再说。”

苏晓点点头,目光落在林砚手里的卷宗上,轻声道:“小心点,十年前的旧案,很多线索可能都已经断了。”

“我知道,但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也不能放过。”林砚说完,便和赵伟一起下了楼,驱车往城郊的老家属院赶去。

老家属院是七八十年代建的红砖楼,墙面斑驳,楼道里堆着杂物,弥漫着一股煤烟味。按照纸条上的地址,两人找到了老法医周明的家。敲了半天门,门才被缓缓打开,一个头发花白、背有些驼的老人探出头来,正是周明。

“你们是?”周明的声音有些沙哑,眼神里带着警惕。

林砚亮出警官证,轻声说道:“周老,您好,我们是南州市刑侦大队的,我叫林砚,想向您请教一下1980年南州仓库纵火案的情况,您当年参与了现场勘查和尸检工作。”

听到“仓库纵火案”几个字,周明的身体明显僵了一下,沉默了片刻,才侧身让两人进屋:“进来吧,别站在门口了。”

屋里的陈设很简单,一张老旧的木桌,两把椅子,墙上挂着几张泛黄的奖状。周明给两人倒了杯热水,坐在椅子上,双手交握放在膝盖上,缓缓开口:“那案子都过去十年了,怎么突然又提起来了?”

“周老,林队是当年负责这起案子的警员林正的儿子。”赵伟在一旁补充道。

周明猛地抬起头,看向林砚,眼神里满是惊讶:“你是林正的儿子?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你也成了刑警。”

“是的,我父亲当年牺牲后,我在他的遗物里发现了关于这起纵火案的笔记,他怀疑不是意外,而是人为纵火。”林砚语气诚恳,“我想知道,当年你们勘查现场时,到底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最终认定是意外失火?”

周明叹了口气,端起水杯喝了一口,陷入了回忆:“当年那起案子,确实有些蹊跷。仓库是砖木结构,起火点在仓库的西北角,那里堆放的是布匹,按理说,布匹燃烧速度慢,可当时火势蔓延得特别快,而且现场还闻到了一股特殊的味道,像是煤油的味道。”

“煤油?”林砚立刻追问,“那你们有没有提取到相关的物证?”

“提取了,我们在起火点附近的泥土里,发现了少量煤油残留,还有一块被烧毁的布料,上面也沾有煤油。”周明点点头,“当时我也觉得不对劲,建议进一步调查,可后来上面却下了结论,说是仓库管理员忘记熄灭烟头,引燃了布匹,导致火灾,至于煤油残留,说是仓库里原本就存放着少量煤油,用于照明。”

“上面?上面是谁下的结论?”林砚皱起眉,感觉这里面有猫腻。

“是当时的市局副局长,张远山。”周明的声音压得很低,“张远山说,仓库纵火案影响太大,要是定为人为纵火,会引起群众恐慌,而且当时没有找到嫌疑人,所以就按意外失火处理了。我和你父亲都不同意,你父亲还去找张远山理论过,可没什么用。”

林砚的心沉了一下,张远山这个名字,他有点印象,听说当年在南州警界权力很大,后来因为身体原因提前退休了。难道这起纵火案的背后,还牵扯到了高层?

“周老,您还记得当年仓库的管理员是谁吗?他现在在哪里?”林砚继续问道。

“仓库管理员叫王大海,火灾发生后,他因为‘失职’被开除了,后来就离开了南州,听说去了邻省的一个小县城,具体地址我就不知道了。”周明回忆道,“不过,我记得当时王大海说,火灾发生前,他看到有一个陌生男人在仓库附近徘徊,可张远山说他是因为害怕被追责,故意编造的谎言,就没深究。”

陌生男人?林砚眼前一亮,这很可能是关键线索。“周老,您还能想起那个陌生男人的体貌特征吗?王大海当时有没有详细说过?”

“王大海说,那个男人大概三十多岁,身高一米七左右,留着短发,脸上有一道疤痕,穿着一件蓝色的工装外套。”周明努力回忆着,“当时我把这些信息记在了勘查笔记里,后来笔记交给了队里,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找到。”

“我们回去找找看,说不定能有收获。”林砚站起身,对着周明鞠了一躬,“周老,谢谢您告诉我们这么多,要是以后还有需要请教您的地方,还请您多多帮忙。”

“应该的,你父亲是个好警察,当年他牺牲,我心里也很不好受。”周明叹了口气,“希望你们能查清真相,还你父亲一个公道。”

离开周明家,林砚和赵伟立刻驱车返回刑侦大队。路上,赵伟忍不住说道:“队长,这么看来,这起仓库纵火案确实有问题,张远山当年强行把案子定为意外,说不定和纵火犯有关系。”

“很有可能。”林砚点点头,“现在关键是找到当年的仓库管理员王大海,还有周老提到的那份勘查笔记,只要找到这两样东西,就能进一步查清真相。”

回到刑侦大队,林砚立刻召集队员开会,安排任务:“赵伟,你负责去市局档案库,查找1980年南州仓库纵火案的相关档案,重点找周老当年的勘查笔记;其他人,分成两组,一组去调查张远山的背景和现状,看看他当年为什么要强行定案,另一组去邻省排查王大海的下落,务必找到他。”

“明白!”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

林砚则回到办公室,再次翻开父亲的笔记。笔记里,父亲用娟秀的字迹记录着对仓库纵火案的疑点:“火势蔓延过快,不符合布匹自燃规律;现场煤油残留量异常,远超赵明所需;仓库管理员王大海神色慌张,似有隐瞒;张副局长强行定案,疑点重重。”

看着父亲的笔迹,林砚的眼神变得更加坚定。他一定要查清这起旧案,不仅是为了给父亲正名,更是为了还真相一个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