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淬火警魂1985刑侦笔记 > 第300章 实验室首功:指纹锁凶破十年悬案

第300章 实验室首功:指纹锁凶破十年悬案(2 / 2)

带回南州刑侦大队后,审讯室里的灯光惨白。林砚和李建国坐在陈老三对面,将指纹比对报告和当年的卷宗放在他面前。

“陈老三,说说吧,1985年10月17号晚上,你在哪里?做了什么?”林砚率先开口,语气平静却带着压力。

陈老三低着头,沉默不语,双手紧紧攥在一起,指节发白。

“你以为十年过去了,就没人能查到你了?”李建国拍了下桌子,“当年你在百货大楼玻璃柜门上留下的指纹,我们已经通过新的指纹比对仪确认了,就是你的!而且你当年盗窃供销社的作案手法,和百货大楼失窃案一模一样,你还想狡辩?”

陈老三的肩膀微微颤抖,喉咙滚动了一下,依旧没说话。

苏晓推开门走进来,将一个物证袋放在桌上:“这是我们在你五金店里找到的开锁工具,上面的磨损痕迹,和当年百货大楼保险柜上的划痕完全吻合。另外,我们查到你1985年之后突然有了一笔巨额资金,在邻市买了房和店铺,这笔钱的来源,你能解释清楚吗?”

证据链一步步完善,陈老三的心理防线逐渐崩溃。他抬起头,眼底布满红血丝,声音沙哑地说:“我认了……当年的黄金,是我偷的。”

林砚和李建国对视一眼,终于松了口气。

“为什么时隔五年才作案?”林砚追问。

“出狱后我没本事赚钱,只能打零工,日子过得很苦。”陈老三叹了口气,缓缓说道,“1985年,我回南州办事,发现百货大楼的防盗系统很落后,而且当时黄金价格暴涨,就动了歪心思。我提前踩点半个月,摸清了金库的位置和保安的换班时间,然后用自己配的钥匙和开锁工具,半夜潜入了百货大楼。”

“黄金呢?你卖去哪里了?”李建国追问。

“偷出来之后,我就联系了一个黑市贩子,分批次把黄金卖了,一共卖了四十多万。”陈老三的声音带着悔恨,“我拿着钱跑到邻市,改了名字,开了这家五金店,本以为能安稳过一辈子,没想到还是被你们找到了。”

“你就没考虑过会被抓吗?”林砚问道。

“考虑过,但当年的技术那么落后,你们连我的人影都找不到,我以为只要换个地方,就能高枕无忧了。”陈老三苦笑道,“我怎么也没想到,十年后,你们居然凭着一枚模糊的指纹就找到了我。”

他不知道的是,这枚指纹能“复活”,背后是林砚五年的坚持——从最初用铅笔拓印、石膏固定,到后来推动建立刑侦技术实验室,引进指纹比对设备,一步步将现代刑侦技术落地生根。

审讯结束后,陈老三被带回看守所。林砚走出审讯室,看到实验室的方向还亮着灯,小王和技术组的同事们正在整理案件资料,脸上满是成就感。

“林队,这可是我们实验室破的第一起悬案!”小王看到林砚,兴奋地跑过来,“省厅刚才打电话来,说要把这个案例作为典型,在全省推广指纹比对技术!”

林砚笑着点点头,心里百感交集。他想起1985年刚穿越来时,面对“菜窖女尸案”只能用最原始的方法提取泥土矿物质;想起为了推动技术升级,一次次向上级申请资金和设备;想起和李建国、苏晓并肩作战,破解一个又一个悬案。

苏晓走过来,递给他一杯热水:“恭喜你,林队。你的坚持,终于有了回报。”

“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林砚接过水杯,暖意顺着指尖蔓延到心底,“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也是这个时代在进步。”

李建国也走了过来,拍了拍林砚的肩膀:“当年我还质疑你那些‘古怪’的方法,现在看来,是我老糊涂了。你带来的不仅是破案技巧,更是让我们整个刑侦系统进步的动力。”

“李队,您说笑了。”林砚摇摇头,“没有您的支持和信任,我也走不到今天。而且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还有很多悬案等着我们去破,还有更多现代刑侦技术需要落地。”

他望向窗外,夜色渐浓,南州市的灯火星星点点。新的刑侦技术实验室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还要推动dNA检测技术的引进,建立更完善的犯罪信息库,让更多的悬案真相大白,让正义不再迟到。

这时,值班警员匆匆跑过来:“林队,报案电话!城郊发现一具无名女尸,现场没有明显外伤,怀疑是他杀!”

林砚立刻收起思绪,眼神重新变得锐利:“通知技术组,带齐设备,出发!”

警笛声再次划破夜空,朝着城郊的方向疾驰而去。车厢里,林砚看着身边并肩而坐的苏晓和李建国,看着窗外飞速掠过的街景,心中充满了坚定。

穿越五年,他早已不是那个依赖科技的警校高材生,而是真正融入了这个时代的刑侦人。他用现代思维点亮了落后年代的刑侦之路,用坚守和智慧守护着一方安宁。而这条守护正义的道路,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前行。

新的案件已经出现,新的挑战就在前方。林砚知道,只要他们初心不改,并肩作战,就没有破不了的案,没有抓不到的凶。刑侦技术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但守护正义的信念,永远不会改变。